2007-7-5 漯河新闻网
一位75岁的老人,家庭并不贫困,却用7年时间拾破烂卖钱资助9名贫困学生,他就是河北省唐山市路南区永红桥街道建国里社区居民刘义老人。
刘义老人今年75岁,是一名退休教师。刘义老人是从1996年开始拾荒的。2001年4月,刘义捐给迁安上屋小学1000元,为学校购置了教学设备,学校为其颁发了荣誉证书。当时一个姓丁的小女孩家里生活艰难,父亲腿有残疾,小女孩受到捐助后很感激。这件事让老人产生了拾破烂卖钱助学的念头。
2004年到2006年,刘义共为唐山市境内的9名特困中小学生捐献助学金约4000元,老人在资助9名学生后,不再与他们进行任何联系,也不会面。
是什么激励老人几年来坚持资助贫困孩子?刘义老人回答:“小时候家里穷,上初中的时候国家补贴我2元助学金,上高中时国家补贴我10.5元助学金,等上师范学院的时候仍然有补贴,靠这些补贴我没再向家里伸手要钱。没有国家的帮助,就不会有我的今天。在我身体和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我要帮助更多的贫困孩子,以回报社会、感谢国家。”
谈话中,刘义老人告诉记者,他今年下半年准备拿出拾破烂挣来的2000元钱,再资助几名需要帮助的贫困孩子。刘义说:“我不是逞能,也不是为了让人们记住我什么。让一个孩子不因为贫困失学,是在帮社会培养人才,作为一个退休教师我乐在其中。”
据《燕赵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