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者之歌:一位残疾放映员的电影情结
2007-07-04

    新华网杭州7月4日电(记者裘立华)24年来,浙江台州残疾人放映员陈云林拖着一条残腿坚持为85个山村的农民送去电影,至今共放映4400多场,往返行程超过5万公里,观看群众超过200万人次。

    现年57岁的陈云林为浙江省台州市三门县珠岙镇西陈村一名电影放映员,在3岁时,陈云林不小心摔断了右腿,导致终身残疾,行动十分不便。6岁那年,当看到有生以来第一场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之后,陈云林被这门艺术深深地迷住了,他渴望长大后成为一名电影放映员。

    1983年,陈云林为了梦想,放弃了橡胶生意,开始了放映员的生涯。陈云林说,那个年代,农民没什么娱乐,村里看一场电影就像过节一样。“当时最受农民欢迎的人估计就是电影放映员了,我对这个职业充满自豪感。”

    陈云林放电影和别人不一样,在放电影之前,经常先放一些自己编写的幻灯片,有党的新政策,也有好人好事,只读了3年小学的陈云林做了300多部幻灯片。

    1992年,陈云林在三门柿树湾村放映电影,听说村里有位老婆婆受两个儿媳妇虐待。陈云林就把这个故事编写到幻灯片里,以演唱道情的方式进行宣讲。那里的村干部对陈云林说,多亏你放了幻灯片,现在两个媳妇对婆婆好多了。

    1994年以后,农村有电视的人家多了起来,看露天电影的人越来越少。周围的电影放映员纷纷改行,1994年以前,三门全县还有107个放映队,到后来只剩下陈云林等4个人。

    村里人劝陈云林别干这个了,做点小生意,但陈云林坚持认为,农民对电影的需要是不会消失的,条件好的乡镇没人爱看了,我就翻更高的山,去给更偏僻的村民放电影。于是陈云林拖着一条残腿,扛着100多斤的电影设备,开始走他一个人的山路。

    陈云林负责三门县85个山村的放映任务,最远的村离家有20公里,有些山路非常陡峭,陈云林经常摔倒受伤。但对于陈云林来说,困难不是肉体上的,而是精神上的,那就是越来越萎缩的电影市场。

    陈云林说,最困难的时候他一年放映了12场,放映收入全年只有600元。当时陈云林的母亲长年卧病在床,吃药打针都需要钱,陈云林的生活非常困难。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农村电影放映投入的不断增加,陈云林的生活逐渐好转,他学习了更为先进的数字电影播放技术,每年坚持送电影下乡超过600多部。

    从1986年到1993年,陈云林每年都获得台州市和浙江省优秀电影放映员的称号;1988年,他还荣膺国家优秀电影放映员称号。

    来源:新华网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