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五十载 真情沃中原
2007-07-03

人民网河南视窗 2007-07-03

▲宋希臣(前左)在向司法部检查组介绍有关情况

▲洛阳黄河桥劳教所组织劳教人员观看禁毒图片展

 ▲省女子劳教所为劳教人员过生日

▲省未成年劳教人员管理所举办开放日活动

 ▲郑州市齐礼阎劳教所开展亲情帮教活动

    人民网河南视窗讯 大河网-今日安报报道:今年是劳动教养制度在中国创立50周年。为让更多的读者了解劳教工作,感受劳教人民警察工作的艰辛,近日,记者采访了省司法厅劳教局局长宋希臣,请他为广大读者释疑解惑。

    □安报记者赵蕾

    今日安报记者(以下简称记):宋局长您好!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接受采访。我有几个读者比较关心的问题想请教一下。

    省司法厅劳教局局长宋希臣(以下简称宋):你好!我代表局党委对今日安报长期以来对我省劳教事业的关心和支持表示衷心感谢!我也很乐意就读者关心的问题进行探讨。

    1956年建立第一个劳教所

    记:宋局长,有些读者对劳动教养(以下简称劳教)工作不是太熟悉,请您简要介绍一下劳教工作的概况。

    宋:我从三个方面介绍一下劳教工作的概况。

    一是劳教制度的创立时间。1957年8月1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了国务院《关于劳动教养问题的决定》,标志着劳教制度正式创立,至今已50年。

    二是劳教的适用对象。劳教最初主要适用于肃反运动中清查出来的“不能判刑而政治上不适于继续留用,放到社会上又会增加失业的”反革命分子和其他坏分子。之后,其逐步演变为对“有轻微违法犯罪行为,不够刑事处罚或不追究刑事责任的人,实行强制性教育改造的行政措施”。

    三是劳教的决定和执行。劳教的期限为一至三年,由省和省辖市劳动教养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劳教委)审查批准,在劳教所执行。在劳教所内,劳教人民警察依据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遵循“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和对失足青少年要“像父母对待子女、像医生对待病人、像老师对待学生”的要求,对劳教人员进行强制性教育挽救,通过深入细致的政治思想教育、科学文化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和劳动锻炼,把他们改造成遵纪守法、自食其力的社会公民。

    河南劳教工作在全国来讲属于起步比较早一点的省份。1956年3月,根据中央的指示,河南省劳教委经河南省委批准成立,同月在河南杞县建立了河南省第一个劳教所。

    记:河南省劳教委由哪些部门组成?劳教工作具体由哪些部门主管?

    宋:省劳教委组成部门主要由省司法厅、民政厅、公安厅、劳动厅、人事厅、财政厅、省计委(现省发改委)、教育厅、总工会、团省委、省妇联等部门。省劳教委办公室设在省司法厅劳教局。

    省劳教委主管全省劳教工作,最初的日常办事机构主要是公安部门,上世纪80年代初,劳教执行工作由公安部门移交司法行政部门。目前,省劳教委的具体办事机构主要有两个:一个是省公安厅法制部门,负责劳教人员审批工作;另一个是省司法厅劳教局,主管全省劳教人员在劳教所的管理教育工作。与之相对应,各省辖市也设有劳教委,具体办事机构为各市公安局法制部门和司法局劳教工作管理部门。

    50年来挽救17万名违法人员

   记:50年来,河南劳教工作对全省社会稳定作出了哪些突出贡献?

    宋:50年来,我省劳教所成功地教育挽救了约17万名各类违法人员,其中的绝大多数解教后都成为遵纪守法、自食其力的合格公民,在预防和减少犯罪,维护社会治安稳定等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上世纪90年代以后,劳教工作还成为治理社会丑恶现象的重要手段,在“禁毒”、“扫黄”、“打黑”以及在同各种非法宗教及邪教组织的斗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近几年来,我省劳教系统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践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深入推进劳教管理工作改革,对劳教人员的教育挽救质量进一步提高。据不完全统计,近3年来,全省共有9000余名劳教人员接受了技术培训教育,其中近3000人获得劳动部门颁发的初级职业技术资格证书。许多解教人员凭借在劳教所学到的技能,找到了理想的工作,成为自食其力的守法公民,其中一部分在社会帮助下,通过自身努力,成为单位或行业的先进工作者,有的还成为小有名气的企业家,为社会作出了贡献。

    目前,全省共有20个劳教所,分布在郑州、开封、洛阳等13个省辖市。其中,有3个创建成部级现代化文明劳教所,8个创建成省级现代化文明劳教所,20个劳教所全部创建成省、市级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

    今后工作  进一步提高教育挽救质量

   记:目前,劳教工作面临的形势如何?今后一段时期,我省劳教工作的总体目标是什么?

    宋:当前劳教工作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劳教工作,中央在《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的初步意见》中决定将劳动教养制度改革为违法行为教育矫治制度;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推进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完善包括教育矫治在内的若干法律制度,这些都为劳动教养制度的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近期,中央又明确各项司法体制改革措施要在党的十七大召开之前落实到位;全国人大常委会已将《违法行为矫治法》列入了今年全国人大的立法计划,拟定于今年10月份提交大会审议。今年8月1日是劳动教养制度创立50周年纪念日,近期司法部党组还将就深化劳教制度改革和发展作出重要部署,以进一步推动劳教工作又快又好地发展。

    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今后一个时期,我省劳教工作将紧紧围绕提高教育挽救质量这个中心,以开展好劳教人员心理咨询工作为突破口,不断创新教育方法,丰富教育内容,增强对劳教人员的教育挽救效果。总体目标是:

    实现“两个确保”,即要确保劳教场所安全稳定,确保劳教制度向违法行为矫治制度顺利转变。

    完成“三项任务”,即完成劳教管理工作改革、劳教场所布局调整和全省劳教系统信息化建设等三项主要工作任务。

    构建“四个长效机制”,即构建安全稳定工作长效机制、劳教工作经费保障长效机制、习艺劳动安全长效机制、队伍建设长效机制。

    50周年大事记

 ●1956年3月10日,河南省劳动教养(以下简称劳教)管理委员会经河南省委批准成立,同月在河南杞县创办了我省第一个劳教所。

 ●1958年,由于“左”倾错误和反右派斗争扩大化,河南出现县办劳教、社办劳教,扩大了收容范围和对象,劳教人员收容数量急剧上升。

 ●1959年至1961年,根据中央要求,我省对县办劳教、社办劳教进行清理整顿,纠正了执行劳教政策中偏“左”偏严的情况,使劳教走上了健康发展的轨道。

 ●1966年至1978年,河南劳教工作受到严重冲击和破坏,基本处于停顿状态。

 ●1979年11月,河南省委批准恢复了河南省劳教管理委员会,河南劳教工作得到了恢复和重建。

 ●1981年5月,河南省公安厅成立劳教工作管理处。同年,各地、市陆续建立了劳教工作机构。

 ●1983年4月,中央决定劳教管理工作由公安部门划归司法行政部门管理。同年6月,河南省司法厅设立劳教工作管理处,1986年10月更名为河南省司法厅劳教工作管理局,统一管理指导全省劳教执行工作。

 ●1985年开始,我省根据司法部《关于举办劳动教养学校的试行方案》要求,积极创办劳教学校。到2006年,全省20个劳教所全部创办成劳教学校。

 ●1996年,我省根据司法部《创建现代化文明劳教所试行办法》要求,积极开展创建活动。到2006年底,全省共创建3个部级现代化文明劳教所。

 ●1997年,河南省人民政府对省劳教管理委员会成员进行调整(豫政文[1997]130号),省劳教管理委员会办公室设在省司法厅劳教局,办公室主任由省司法厅劳教局局长担任。

 ●1999年底,我省劳教场所开始收容教育转化邪教类劳教人员,教育转化工作多次受到中央领导及中央相关部门肯定。

 ●2004年开始,根据司法部要求,我省开始推行以三种管理模式为重点的劳教管理工作改革,目前成效已初步显现,劳教人员教育挽救质量有进一步提高。(胡楠)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