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关注】再见豪华门
|
◆2006年5月29日,宝安区公路局决定对大楼配套设施及大门大堂进行改造。
◆该改造工程于2006年6月16日开工,同年10月23日竣工。
◆今年5月14日,一个标题为《千万元豪华大门为何拆拆建建?》的帖子在深圳新闻网出现,该帖随后被人民网转载。
◆今年7月2日,深圳市宝安区委、区政府公布了相关处理结果,并决定追究宝安区公路局局长张助浪行政纪律责任。
深圳市宝安区公路局斥巨资,将投入使用仅仅3年的办公楼大门推倒重来,其中大堂花掉628.45万元,大堂内的一座文化浮雕花去112.75万元。事件经人民网首先曝光后,引起群众强烈反响,多家媒体介入报道。
昨日,深圳市宝安区委、区政府公布了相关处理结果,该大楼大门改造确实存在问题,宝安区公路局局长以及党委书记被双双免职,并决定追究宝安区公路局局长张助浪行政纪律责任。
调查结果:
擅自筹巨资改造属实
昨日,深圳市宝安区委、区政府发出通告,公布了调查结果。通告称,经查,宝安区公路局是区直属事业单位。宝安区公路管理中心大楼由区公路局和下属7家企业共同出资兴建,2003年8月竣工投入使用,公路局产权占31.4%。
2006年5月29日,宝安区公路局召开局长办公(扩大)会。会议决定对大楼配套设施及大门大堂进行改造,并将改造工程交由具有资质的其下属企业长筑路桥工程有限公司以零利润方式负责实施。
改造项目共11项,总投资2736.34万元,其中出入口大门163.4万元,大堂628.45万元,玻璃幕墙390.00万元,车库392.02万元,露天停车场(广场)768.65万元,市政连通道路25.46万元,公益广告灯箱36.76万元,LED显示屏139.37万元,文化浮雕112.75万元,电子监控设施31.74万元,灯光效果改造47.73万元。
改造工程于2006年6月16日开工,同年10月23日竣工,工程费用由公路局和下属各企业按使用大楼面积的比例分摊。
处理决定:
撤职并追究行政责任
宝安区委、区政府认定,改造工程存在着未履行立项审批(核准)和施工报建手续、未经批准直接将工程交由下属公司负责施工的问题,上述行为违反了有关规定。而张助浪作为局长对此负有主要领导责任。
为此,深圳市宝安区委、区政府决定,免去张助浪宝安区公路局的局长、党委副书记职务;免去另一位同志的区公路局党委书记职务。两人工作将另行安排。而张助浪作为局长对此负有主要领导责任,经宝安区委、区政府研究决定,追究张助浪同志的行政纪律责任,并报深圳市监察局同意。
事发:
网上发帖揭发“豪华门”事件
今年5月14日,一个标题为《千万元豪华大门为何拆拆建建?》的帖子在深圳新闻网出现,该帖随后被人民网转载。因为该帖直指宝安公路局当时的新局长,认为项目失去监管,暗指其中存在腐败问题。该帖图文并茂,当即引起轩然大波。
“六星级”的办公大楼曝光
网文开头即指明说:“深圳市宝安区公路局某新任局长,2006年走马上任几个月,为了让办公楼大门达到‘六星级’标准,竟把办公大楼原来花费近2000万元的大门毁掉重新装修,原来装修的大门及院内的绿化、喷泉等一切设施仅使用了3年左右的时间,此次装修又耗资近3000元巨款。”网文称,1200平方米的办公楼大堂,每年的保养费用就是30万元,而一个松石配的假山景观竟然耗资超过百万元。
发文网友对工程缺乏监督管理提出质疑,认为:“所有工程建设必须要实行公开招标,但宝安区公路局办公大楼大门此次装修却没有在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办理施工许可证,也没有实施招投标,如此一来整个工程建设的成本预算和结算就失去了监管。”
对此,网民们看法并不一致:多数网民指责3000万元修大门暗藏腐败;也有网民称情况复杂,可能有人浑水摸鱼。更有网民以知情人身份透露,公路局大门原是敞开式的,后来张助浪花费数十万元请风水先生,称这样会带走财运和官运,应该封闭起来,所以建了围墙,大厅的设施也按照风水先生的指点进行了布置。
联合调查该改造工程
随后多家媒体介入调查,当事人张助浪也多次接受媒体采访,声称该事件是有人为了争权夺利故意陷害,深圳市宝安区政府也召开新闻发布会,就事件情况进行阐明。深圳市多名人大代表也发表意见要求查明事件真相。
随后,深圳市监察局和区监察局组成联合调查组,对宝安区公路管理中心大楼改造工程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调查核实。
事件主角张助浪:
认为自己被人陷害
“豪华门”事件主角张助浪,1976年12月参加工作,曾在深圳市宝安区纪委工作多年,2003年8月调任深圳宝安区劳动局局长,2006年初任宝安区公路局局长。
在“豪华门”事件被公布引起强烈反响的同时,张助浪高调回应来自网络的种种质疑,他说在深圳横向比较,公路局的办公楼算不上豪华,他说他即使再笨,也不会在办公楼重建项目上做手脚,他还强调这是有人利用网络“搞事”,称自己是被人陷害。
此后,该事件引起有关部门高度重视。有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说,网文有些不实的地方。
首先是,公路局属于自筹经费的事业单位,并非党政机关。以前公路局的办公大楼没有现在的大门大堂。院子也是开放式,闲杂人员多,很多车辆从院内上107公路,公路局认为不够安全。
去年8月开始,公路局和下属七家直属企业单位,共自筹资金2600万元,修建了大门和院落,将公路局改成封闭式院落,其中公路局没有动用财政拨款。
据该负责人介绍,大门移动方位,也是为了避开107国道的噪音等。封闭临街一个大门是为了阻挡雨水进入大楼地下室,应该不存在风水说。
该人士介绍说,斥巨资修建大门是为了安全考虑,同时也为了提升办公楼的经济价值。因为该楼22层以下均对外出租。改建后,租金由原来的50元/平方米,上涨到了100元/平方米,至今已经取得了相应的经济效益。
办公大楼改造经费:
摊派到下属7家企业
舆论关注和争议的焦点,还有这次花费巨资,是公路局私自筹集资金进行的。有关人士指出,如果这近3000万元的花费事先列入了政府预算、经过了人大的审批,或者履行了招投标程序、公开了相关信息,宝安区公路局的这次花费就不会成谜。张助浪在此前接受采访时也强调,公路局是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
据调查,巨资中大部分摊派到公路局下属7家企业,其中一家最多被摊派了600多万元,而这些企业的负责人接受采访时则表示,这些摊派并没有征求他们的意见,对于装修的成本与花费,他们也不清楚,完全是按照公路局的决定给钱。(记者李少华 通讯员林木子摄影报道)
5月24日《南方都市报》:深圳宝安区公路局重修大门,被网友披露说共花了3000万。公路局昨日正式回应表示:该局为自筹经费事业单位,非党政机关。修建大门和大院共花费了2600万,费用来自公路局和直属的7家企业。该局局长张助浪更公开说,有人想陷害他,希望他早点下台。
谈到为什么会关注控制和降低政府行政成本这个问题,冯培恩委员表示,建设节约型社会是全民的事情,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建设节约型政府。因为没有一个节约型政府做榜样,整个节约型社会的建设就会受影响。那么,目前政府行政支出是一个什么状况呢?
“一个贫困县政府花七千万造一个办公楼;一个国家扶贫开发县,年财政收入只有一个亿,当地检察院花一千万盖一个办公楼;7个人的村委会花400万盖一个楼;还有贫困县盖‘天安门’……” 冯培恩举这些例子的时候,不时发出无奈的笑声,除了盖楼这个不正之风外,他还列举了其他导致行政成本过高的不正常行为,比如会议费用过高,招待费过多等等。
冯培恩介绍,这20年来国家财政支出的大蛋糕中,行政支出比重的增加快于其他部分增长速度,这是不是一个正常现象?值得思考。另外,和世界上其他很多国家相比,我们国家这个比例是偏高的。如果其他国家不管是发达或者不发达,行政支出方面都能够做到很节约,我们国家是不是什么方面有漏洞呢?
山东聊城大学校门全景图
夜景图(网友chulaizhe47提供)
聊城大学的大门实在太大,近景只能照下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