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山深处寻梦人
2007-06-29

———记巴中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工商分局局长刘新加


  他是大巴山的儿子;无论原任南江、通江两县的工商局长,还是现任巴中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工商分局局长,他总是执著追求、无怨无悔奋战在基层;他带领全局干部职工求真务实、开拓拼博、奋勇争先,分局被评为全市工商系统“一等奖”和“集体记功奖”一次。他就是“四川省青年执法卫士”和“2006感动工商十大新闻人物”刘新加。


  以人为本 为能力建设夯基
刘新加把职工的教育培训纳入第一工作计划。他从抓机关办公自动化入手,要求机关职工学会微机运用,达到了无纸化办公要求;以换发新式制服为契机,进行了军训活动,培养了职工严明的纪律作风;以建立奖惩考核办法为切入点,培育职工文化知识素养,实现了干部职工知识化、行为规范化、监管网络化、办公自动化、服务人性化的目标。


  他改革考评办法,体现绩效优先,重点从德、能、勤、绩、效等五个方面,建立了一整套严谨科学的考评办法,作为年终考评的重要依据之一,优者奖、劣者惩,从而激发了全局干部职工敢干事、肯干事、干成事的工作积极性;改革内部管理,规范主体行为,从严格责任追究入手,全面建立了党务、政务、执法、执收和办案、办照、办事,以及纪律作风、廉政建设等一整套内部管理制度,涵盖了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的所有内容,为逗硬执行“过错责任制度”、“督办责任制度”、“连带责任制度”等问责追究提供了保障。


  他还改革办案机构,整合办案力量,强化执法人员一月一法、一法一考的法律法规学习,进行以会代训、专题讲座、个案探讨、现场练兵、科
室协助配合的办案技能培训。局机关组建了执法大队,各工商所组建了执法中队,把那些年富力强、整体素质高的同志调到执法大队和执法中队工作。推行全员办案举措后,全局97%以上的干部能够办案,为提高工商干部的执法能力和水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同时,他改革奖励方式,形成良好氛围。为建立能力建设的长效管理机制,他推行了“三最佳”、“一优秀”评选办法,评选出“最佳业务能手”、“最佳办案能手”、“最佳服务明星”和“优秀科、所(队)长”18人,并予以重奖,形成了表彰先进、鞭策后进、推动能力建设的良好氛围。


  依法行政 为经济建设护航
  刘新加把发展民营经济作为本部门的责任、使命和任务来抓,把落实和解决企业“三难”作为要务来办。创造条件,解决企业“出生难”,在市场准入上公开行政审批,除特殊行业非具备前置条件的,一般性经营行业不允许附带任何条件,不允许苛刻刁难业主,做好“一口清”和“一次性告知”等事项,手续从简,缩短时间,方便群众;宽松环境,解决企业“生存难”,公开收费政策,不私立项目多收费,不利用验照之机搭车乱收费。正确使用行政处罚的由裁量权,慎用强制措施,对一般违章违法行为推行预警和首次不罚;优化服务,解决企业“发展难”,企业准入市场以后,帮助他们做好市场调查研究,出金点子,找新路子,实施品牌战略,突破瓶颈制约,提高市场占有份额,使企业逐步发展壮大,成为龙头企业。


  刘新加非常注重行政执法工作“一线工作法”,他经常带领执法人员开展针对无证照经营行为、建筑建材市场、商标广告市场、农业资料市场、文化娱乐市场、食品市场和商业贿赂的专项整治。他敢为执法亮剑,查处大案要案。今年初,该局执法大队接到群众举报:某装饰有限责任公司涉嫌虚报注册资金,且资金特别巨大,请工商部门查处。办案期间,说情者不下于10人,都被执法人员委婉拒绝。最终,工商局作出处罚款5万元,给予企业信用黄牌警告的档案记录,责令作出信用承诺保证,限期补足注册资金并重新办理验资报告的处罚决定。


  执政为民 为新农村建设尽责
  在开展“农村食品市场整顿年”活动中,该局以监管立足主动、信息网络互动、以点示范带动、政府部门联动的对策,以动制动对农村食品市场进行有效监管。各工商所、相关科室及执法人员按照刘新加的要求,帮助村社建好了“一岗两站”(消费维权监督岗、消费者申诉联络站、12315投诉举报站),并做到“五有”(有悬挂的牌子、有制度上墙、有站点负责人、有投诉受理电话、有投诉处理登记簿),实行动态追踪监管,形成高压态势,起到随时、随地、随机的动态监管效果。同时,印制了《农民消费维权手册》、《亲商便民卡》各1500余套(张),赠送给农民朋友,方便了农民维权投诉。


  今年3月初,该局在白云台村、插旗山村开展了品牌兴农、合同帮农、经纪活农、维权护农、红盾助农为主题的“红盾护航新农村建设”活动,帮助农民解决具体困难,先后为两村贫困联系户捐助现金3.85万元、优质化肥2吨、水泥10吨;帮助农民大搞基础建设,贯通公路15公里,硬化公路3公里,新建文明路4公里,改水11处;帮助农民抓好民营经济,开办各类企业24家,并为“川港床垫厂”设计、申报、注册了“川港”牌商标;帮助失地农民再就业,以村办民营企业为依托,就地解决了剩余劳动力280人的再就业,并先后为其办理证照16户,免收工本费、管理费2.2万元。全局党员干部动真情、出实招、办实事,巴心巴肠为农民服务,受到了当地群众的普遍欢迎。(张华云)

来源:市场与消费报 2007.6.29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