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戒毒人员在治疗社区的一天
2007-06-26

2007年06月26日 09:08 来源:法制日报

图为民警辅导员(左)给邓蓉进行心理辅导

图为邓蓉(中)帮助其他姐妹戒毒

6月25日早上9时,北京市公安局强制治疗管理处戒毒中心向日葵治疗社区内又准时传出了女戒毒人员们朗朗的颂读:“我来到这里,是因为我失去了最后的庇护地,失去了做人的尊严……除了这里之外,我还能在哪里找到这样一个环境,它像一面镜子,让我能清楚地看清自己的真实面目……”伴随着抑扬起伏的韵律,向日葵社区的一天生活由此拉开帏幕。

  在围坐在一起参加每日“晨会”的戒毒人员中,一位女孩的笑容格外灿烂。她的名字叫邓蓉(化名),今年28岁,是向日葵治疗社区的一名“老”家庭成员。本来再过几天,她就可以走出戒毒中心,回到想念她的家人身边。可她却递交了申请,要求继续留在这里,成为一名志愿者。因为在她看来,自己还没有坚强到可以独自回到那个曾抛弃她的社会。

  邓蓉原本是个小有资产的个体户,可因为初恋的失败,一蹶不振的她走向了毒品。毒品完全改变了她,“吸上毒之后每天睁开眼就抽,抽完就睡,睡醒了再抽。开始还能顾点生意,到后来就什么都顾不上了。”为了摆脱毒品,她曾将自己关在宾馆房间里,7天不吃不喝不睡,难受得死去活来。原本以为戒掉毒品就可以重回生活轨道,但邓蓉失望了。

  在走出宾馆后的1年中,她尽了一切努力重新开始做自己的服装生意,但得到的只有昔日生意伙伴冷漠的敷衍和怀疑的眼神。1年后,邓蓉终于顶不住了,她第2次走向了毒品。也正是这次复吸将邓蓉带到了戒毒中心的向日葵治疗中心。

  “家庭成员,开饭了!”一声从餐厅传出的响亮喊声,打断了邓蓉的回忆。中午11时30分,向日葵社区准时开饭。邓蓉和姐妹们围坐在圆桌旁,有说有笑地大口吃着碗里的饭菜,在她们身上已很难找到曾经吸毒的影子。

  午休过后,身为社区事务组组长的邓蓉投入了工作。

  3时25分,社区各小组组长和辅导员聚集到了办公室,评选本周的“天气预报之星”。每天晨会时间“播放”天气预报和当日新闻已经成为向日葵社区的一个传统,但这里播放的可不是普通的新闻和天气预报,这些播报都取材于每个家庭成员的真实心理感受。经过几翻评比,本周的新星“出炉”。

  下午4时刚过,才和组员布置完当日工作的邓蓉,又接到了一个幸运的任务———到戒毒中心内的菜园采摘蔬菜。能够走出社区,到露天活动是所有居住在向日葵社区的戒毒人员最喜欢的活动之一。虽然去往菜园的路程并不很长,可包括邓蓉在内的6名“幸运儿”还是像远足般喜笑颜开,她们每个人都在田地中使出浑身解数,攀比着要摘得最快最多。

  邓蓉说:“向日葵社区就像是我的家,这里所有的人都是平等的,大家都是通过自己的努力争取自己想要的东西。在这里,我们的身体和心理都不再有毒品。”(记者 鲁维维 黄洁)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