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笑谈自己的五种死法
2007-06-20

毛泽东笑谈自己的五种死法

严循东  2007年6月20日

打造绿色家园,惠施子孙后代

毛泽东是功勋卓著、令人敬仰乃至曾被欢呼为“万寿无疆”的一代伟人。对此,毛泽东总是那么理智、冷静而从容。他一生尊崇辩证唯物主义,多次坦然地谈到自己的生死观,体现了一个伟大的唯物主义者无所畏惧的乐观主义精神和博大的胸怀。

英国陆军元帅蒙哥马利第二次访问中国时,毛泽东笑谈了自己可能有的5种死法:一是被敌人开枪打死;二是坐飞机摔死;三是坐火车翻车而死;四是游泳时被水淹死;五是生病被细菌杀死

● 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叫自己去

1961年,英国陆军元帅蒙哥马利第二次访问中国,受到了热烈欢迎。毛泽东盛情款待,安排、引领他到新中国的许多地方走访、考察,并且与他多次亲切交谈。

时年68岁的毛泽东问蒙哥马利:“元帅今年多大岁数?”——“74岁。”——“哦,过了73岁了,咱们都老喽。”

蒙哥马利说:“主席先生,你的共和国成立了12年,从战争的废墟上建立起了新的国家,你显然还有许多事情要做。你的人民需要你,你必须有健康的身体和充沛的精力来领导这个国家。”

毛泽东点燃一支烟,慢悠悠地吸着,望着远方沉思而语:中国有句俗话,‘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叫自己去’,如果闯过了这两个年头,就可以活到100岁。

蒙哥马利很新奇地看着毛泽东,对此迷惑不解。毛泽东看到对方的神情,明白这是东西方文化差异造成的,他诙谐地笑着说:“我们说的阎王,就是你们说的上帝。我只有一个五年计划,到时候我就去见我的上帝了。我的上帝是马克思。”毛泽东的意思很清楚,是说他只能活到73岁。

蒙哥马利有点激动地说:“经过这一段时间的访问,我感到中国人民需要你,你不能离他们而去,你至少应该活到84岁。”

毛泽东挥了挥手,哈哈一笑,说:“不行!我有很多事情要同马克思讨论,在这里再呆4年已经足够了!”

蒙哥马利也用同样幽默的口吻说:“要是我知道马克思在哪里,我要告诉他,中国人民需要你,你不能到他那里去。我得同他谈谈这个问题!”

在座的人都笑了。毛泽东笑得最开心。

● 我死的时候一定不要你在我跟前

1963年罗荣桓元帅逝世后,毛泽东感慨至深,跟自己的保健医生吴旭君长谈了一次生死观。

那年12月16日,罗荣桓逝世。毛泽东到北京医院向罗荣桓的遗体告别。这件事情来得突然,逝者毕竟是毛泽东的得力干将和至爱战友,何况年纪又不是很大。因此,对于毛泽东来说,不能不算是一个大的震动。

从告别仪式上回来以后,他一直很少说话,一连几天茶不思,饭不想,显得心事重重的样子。没过多久的一天,毛泽东睡不着觉,便同吴旭君聊起天来。他靠在床上,烟不离手,娓娓而谈;吴旭君则端坐在他的床脚边,静静地听着。

回想往事,毛泽东首先谈起了他的母亲,充满深情地说:“我喜欢母亲。她是个善良的农村妇女,待人诚恳。”他吸几口香烟,又继续说:“尽管她不懂搞群众关系,可她为人很好,受人尊敬。她死的时候,来了好多人为她送殡,排着长长的队,跟我父亲死的时候不一样。父亲对人苛刻。我总忘不了这件事。”

吴旭君说:“我是主张要对一个人真好,就在他活着时好好对待他。他死后一旦怀念他时,也没有遗憾。如果生前对他不够好,等他死了又办酒席又戴孝,这一套对死者并没有什么好处,那只是为了给活着的人看。主席,您觉得我说得对不对?”

毛泽东沉吟一下,讲出自己的看法:“在革命队伍里必要的追悼会还是要开的,这也是为了寄托哀思。这不像老百姓那样办红白喜事,那么热闹。不过,你的问题我可以考虑一下。”

“主席,您是不是觉得这个想法不对?”

“我还要想想。作为政策,还要考虑。”毛泽东继续抽烟,沉思了一会儿,他突然冒出一句,“我死的时候你不要在我跟前。”

吴旭君先是对这句突如其来的不可思议的话大吃一惊,然后笑笑说:“您别开玩笑了,假如真有那么一天,我怎么会不在您身边呢?我要做好防病工作,您得了小病我及时给您治疗护理,不让您得大病。”

不,我死的时候一定不要你在我跟前。”毛泽东坚定地说,“我母亲死前我对她说,我不忍心看她痛苦的样子,我想让她给我留下一个美好的印象,我要离开一下。母亲是个通情达理的人,她同意了。所以直到现在,我脑子里的母亲形象都是健康、美好的,像她活着时一样。现在你明白我为什么不让你在我跟前了吧。我要给你一个完美的印象,不让你看见我的痛苦。

吴旭君会意地点点头,随后,提议说:“咱们别老说死的事吧。”

毛泽东却固执地说:“我这个人就这么怪,别人越要回避的事,我越要挑起来说。在战争中我有好多次都要死了,可我还是没死。人们都说我命大,可我不信,我相信辩证法。辩证法告诉我们,有生就有死,有胜利也有失败,有正确也有错误,有前进也有后退。冬天过去就是春天,夏天热完了就到了秋天等等。你都不研究这些呀?”

● 我很快就要去见上帝了,我已经收到了上帝的请柬

1975年,毛泽东已是82岁高龄。这年4月18日,金日成率领朝鲜党政代表团应邀前来我国访问。当天下午,毛泽东就会见了他们。邓小平陪同会见。

毛泽东与金日成的谈话,内容相当广泛。谈话接近尾声时,毛泽东意味深长地提到了几位中央领导同志和自己的健康状况乃至去留之事。

毛泽东告诉金日成:“我们(总理)有病,一年里开过三次刀。一个是膀胱,开过两次,然后是大肠外面长了一个东西,又开了刀。”

金日成回答说:“邓小平副主席讲过这个事。”

邓小平当即插话作了补充说明:“专门请他们的玄峻极大使回去报告了这件事。”

毛泽东深有感慨地说:“董必武同志去世了。总理生病,我也生病,康生同志也生病,刘伯承同志也害病。你们好一些。”

毛泽东谈到自己的健康状况,微微一笑,说:我今年八十二了,快不行了,靠你们了

金日成面带笑意,诚恳地说:“这也是很重要的,因为你的存在对中国人民、朝鲜人民、亚洲人民、世界人民、第三世界人民有很大的鼓舞,所以你长寿对我们是很宝贵的事。”

毛泽东缓缓地摆摆手,说:“不行了。”

金日成有些狐疑地紧紧追问:“为什么不行?”

毛泽东将身体略微往后一仰,诙谐地答道:上帝请我喝烧酒”说完,自个儿忍俊不禁了。

这年的10月21日晚6时半,毛泽东还在书房接见了基辛格和布什。基辛格关心地询问毛泽东的身体状况。

毛泽东指着自己的头说:“这部分工作很正常,我能吃能睡。”他又拍拍大腿说:“这部分不太好使,走路时有些站不住,肺也有毛病。”停顿了一下,接着说:“一句话,我的身体状况不好。”然后又笑着补充说:“我是为来访者准备的一件陈列品。”面对衰老和多病乃至死亡,毛泽东谈笑风生,诙谐幽默。

毛泽东继续泰然自若地说:“我很快就要去见上帝了,我已经收到了上帝的请柬。”说完,衰老而且有些浮肿的脸上迟缓地透出一些笑意来。

● 人活百岁就不得了啰――哪有什么万岁呀!

毛泽东一向不主张也不允许给他专门过生日,搞排场。从对待做寿这件事上,也充分体现出毛泽东的乐观和辩证看待生死的态度和风范。

1952年12月26日,是毛泽东的59岁生日。这天,毛泽东醒来之后,吩咐值班卫士把医生王鹤滨叫去陪他吃饭。

与往常一样,餐桌上摆好了三碟小菜:酱菜、腐乳和辣椒,还有一碟牛肉。但是没有米饭和炒菜,餐桌的中央却放着一个白色的搪瓷小面盆,里面盛着半盆刚刚煮好的汤面,桌面的东西两侧,各立着一只小的高脚玻璃杯,里面斟上了半盅多的红葡萄酒。

王鹤滨见状,心想,主席要换换口味了,从营养角度说,这是好现象。平时他老人家的主食总是米饭,有时也配点花卷之类的,今天餐桌上是汤面,没有米饭,这样的情形王鹤滨还是头一次遇到。

毛泽东从寝室出来,照例用手示意王鹤滨坐下。就座后,他举起东侧的那一小杯葡萄酒,微笑着用平淡的语调说:“王医生,来,干杯!今天是我的生日。”

王鹤滨听了很震惊,因为他没想到。他急忙站起来,用双手举起跟前的一小杯葡萄酒,与毛泽东碰了杯,并诚挚地说:“祝主席身体健康!”说完,将那一小杯葡萄酒一饮而尽。

毛泽东喝了一口酒,诙谐地说:“王医生,咱们不祝寿,但可以吃汤面,是吧?”说着,毛泽东伸过右手把王鹤滨面前的小瓷碗拿了过去,要先给他盛汤面。

王鹤滨赶快站了起来,接过毛泽东手中的碗和勺子,先给毛泽东盛上面条。

毛泽东接过碗,吃了几口,半开玩笑地说:“做寿是不会使人长寿的,对吧。”接下来,又笑呵呵地补充道:“人活百岁就不得了啰――哪有什么万岁呀!

毛泽东幽默、睿智的这些话,是针对人们喊出“毛主席万岁!”的口号而发出的感慨。

● 什么永远健康,难道还有不死的人吗?

1963年12月26日,是毛泽东的70岁寿辰,那天,他身边的工作人员和警卫员又提出想给他做一次寿。

毛泽东婉言谢绝了大家的好意,他语重心长地说:“大家都不做寿!这个封建旧习惯要改革。做一次寿,这个寿星就长一岁,其实就是少了一岁。不如让时间偷偷地走过去,到了八九十岁时,自己还没有发觉……这有多好呀!”

就这样,毛泽东的70大寿又像往常一样,在静悄悄中度过了。

1967年7月至9月,毛泽东外出巡视。

一天,毛泽东翻看报纸。突然,他的手停住了,问在场的人:“谁封我4个官啊?”

见大家莫名其妙地望着自己,毛泽东手指报纸上一段赫然醒目的字句给大家看,只见上面印着林彪的手迹:“伟大的导师,伟大的领袖,伟大的统帅,伟大的舵手毛主席万岁!万岁!万万岁!”

毛泽东的话本来很风趣逗笑,但在场的人都不敢笑。

毛泽东显得有些烦躁,他继续一针见血地说:“什么永远健康,难道还有不死的人吗?”

接着,毛泽东转过身,目光炯炯,意味深长地对大家说:“你们不要宣传这些,要讲马克思主义万岁,讲马列主义万岁!不要宣传个人,否则将来要吃大亏的。”

● 1976年9月9日,世纪伟人毛泽东与世长辞

1976年9月9日,世纪伟人毛泽东与世长辞。第二年,毛主席纪念堂建成,毛泽东的遗体一直用特殊方法精心保存在纪念堂里,供中外人民瞻仰。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