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奇心让他走上吸毒路
7年来从未真正开心过
本报记者走近兰州青少年吸毒者
lzbs.com.cn 作者:记者杨方文 稿件来源: 兰州晚报
本报记者走近兰州青少年吸毒者6月26日是“国际禁毒日”。6月15日,记者来到省第二劳教所,近距离采访了正在这里接受劳动教养的部分青少年吸毒人员。通过他们的讲述,我们不难发现,如果他们能多得到家人、社会哪怕是一点点的关爱和关心,毒品将不会出现在他们的生活中。
吸毒荒废十年青春
张建(化名)出生在兰州,尽管父亲去世的早,但母亲和两个哥哥仍然让他感到了家庭的温馨幸福。 1998年,25岁已是我市某毛纺厂的一名机修工,有稳定的工作、有疼爱他的母亲和兄长。然而,一次偶然的好奇却让张建的生命轨迹发生了偏转。
“那个时候我也没什么别的爱好,不喝酒、不抽烟,家人劝我再学习更多的知识,我又学不进去。不知道是空虚还是无聊,反正那时候心情总是很烦。”见到记者,张建坦言,在他周围所认识的朋友中有很多当时都在“抽包包”。一次,几个朋友当着他的面抽了起来,还不断劝他:“来,抽上这个就不烦了!”禁不住好奇心的驱使,张建终于“一而再、再而三”地开始吸毒。
从那以后的十年时间,戒毒、复吸、再戒毒、再复吸……用张建的话说,简直就是梦魇。今年初,张建再次因吸毒被送进了省第二劳教所劳动教养。
抛弃爱情选择毒品
19岁就踏上了吸毒路的高峻(化名)在采访中悔恨不已:“自从吸毒以来,7年间我再也没有真正开心起来!虽然知道那东西害人,可每次犯瘾的时候,我真是生命、爱情都能抛却。”
原来,高峻成长在一个单亲家庭,父母离异后,大人很少关心他的生活。渐渐地,高峻开始和朋友一起喝酒、打架。一次,在外斗殴以后他怕回家被父亲责骂,于是就住到了一个朋友家里,没想到这个朋友是个瘾君子。出于好奇,高峻成了毒魔的新奴隶。
在浑浑噩噩的吸毒日子里,高峻幸运地遇到了一位深爱他的姑娘。可惜,毒品的“毒”性太大了,在毒品和爱情面前,高峻宁愿选择前者。由于不敢告诉女友自己是一个吸毒者,高峻只得每天在谎言的愧疚中度日如年。终于,高峻被送进劳教所,他只好继续骗女友说是因打架斗殴而被送去劳教的。“犯瘾的时候身体特别难受不说,心里还总被欺骗女友的那种愧疚、负罪感所折磨,这样的日子真是太痛苦了!”高峻说。
吸毒人员渴望关爱
省第二劳教所教育科的王科长对记者说:“在这里劳教的青少年吸毒人员大多数是因为缺乏家人的关心、社会的关爱,一时好奇而走上歧途的。看着他们这么年轻就毁了幸福的生活,我们这些劳教警察真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尽管在劳教所里我们为他们配备了完善的心理咨询教育设施、开设了很多劳动教育、心理教育课程,但社会各界对他们的关注也是非常必要的。”
王科长介绍说,目前省第二劳教所已经积极联系了多所大中专院校、民营企业等广泛开展一系列的帮教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其中,一些企业还施行了为解教人员安置就业的政策。
随着6·26国际禁毒日的临近,为让更多的人都来帮助年轻的吸毒人员早日告别毒品、警示广大青少年认识毒品的危害,本报将在6月20日和安利甘肃分公司、甘肃省第二劳教所共同携手举办“拒绝毒品、关爱未来”大型社会公益活动。届时,晚报和相关志愿人员将在省第二劳教所内开展系列帮教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