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介披露经济适用房“倒号”内幕:18万元1个号
2007-06-15

 

msn    2007-06-14 13:28  来源:南方周末
  
 

  中介披露经济适用房“倒号”内幕:“卖号,18万1个!”


  卖号人放松了警惕,“我手上还有不少的房源,全都是新房。”他说,“只要审核表没问题,你就可以按照每平米4500元的价格拿到。”


  开发商,我的房号呢?


  24小时的等待,超过1公里的队伍。


  在市场经济的今天,或许只有抢购经济适用房时,才会有此类情况出现。


  但当你忍受着疲惫、满怀希望地挪到售楼处时,很可能得到一个冰冷的答案:“没号了。”


  “有了收入核定表,才有可能拿到房号;有了号,才能够买到经济适用房。”北京市民李晨说,“但房号都控制在开发商手上,所以审核表只是必要但非充分条件。”


  李晨在2003年就拿到了审核表——其全称为“北京市城镇居民购买经济适用住房家庭住房和收入核定表”,但至今都没有买到经济适用房。这是他用4年得出的结论。


  这位中年人全家的年收入为4.8万元,3口挤在1套不足30平方米的房子里。完全符合北京市经济适用房的申请标准。


  2005年6月,李晨听到北京天通苑“放号”的消息。他从第一天晚上就去排队,次日中午轮到他的时候,又被告知号已放完。懊恼和遗憾困扰着这个购房人,他发现很多民工排在队伍的最前面。


  央视的摄像机记录了这个镜头——当记者询问那些民工打扮的人有无购买经济适用房的证明时,他们一律回答:帮别人买房,没有带在身上。其中一位排队者说,“是这里物业公司的领导让我来排队的。”


  多年的购房生涯,让李晨发现了另一个秘密。“前几年,某个楼盘的放号就不是从‘001’开始的,而是从163号开始的。”李晨说,“至于163号之前的房号做了怎样的处理,没有任何确切解释。”


  另外,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开发商对南方周末记者称:私自增加建筑面积,也可以造出更多的房号。“本来规划里只能盖5层,我们可以把它盖到8层。多出来的3层,可以自己控制它的流向。”他解释说。

北京市城市规划委员会的网站上一份《行政处罚决定书》写到:某家房地产公司,擅自将北半部5栋楼由16层建至18层,南半部8栋楼由20层建至24层,增加建筑面积55000平方米。


  一个关键问题出现了:开发商通过种种手段“造”出的房号,流向何处?

 

  现代版“彩电票”


  打开天通苑的社区论坛,或者百度的“经济适用房”,房号都是最热的商品——如同1980年代初的“彩电票”一样。


  一个经济适用房的房号,在网上标价5万-15万元。


  南方周末记者以购房者的身份,联系上一位自称手中有北京一大型经济适用房社区房源的卖号人。2007年5月21日,一名30岁左右、操着东北口音的男子出现在记者面前。


  这位卖号人表现得非常警觉。他自称并非房产中介,也不是以任何公司的名义来卖号,“我就是和开发商有些关系,能够从他们手上拿到些号”。


  当看到记者手中的购房审核表后,卖号人放松了警惕。“我手上还有不少的房源,全都是新房。”他说,“只要审核表没问题,你就可以按照每平米4500元的价格拿到。”


  北京市建委规定:该社区经济适用房的销售价格为每平方米2650元。如果按照一套房子100平方计算,一套房子的中间差价就达到185000元——这就是“号”的价值!“卖给你是每平方米4500元,但你从银行贷款的时候只能按照2650元一平方贷款。剩下的部分必须作为首付一次性付清。”他解释道。


  “前期,我至少要拿出10万元去各方面打点,”这名男子说,“交易成功后,我会从开发商手上按照一定的比例拿返‘点’。”


  交易的过程是这样的:记者和他签一个合同,确认会购买经济适用房。要把审核表递上去批房号时,再付1万-2万元定金。


  此前,记者曾经咨询该经济适用房售楼处,被告知北区的房子已经全部售完。这名卖号人为了证实自己手中有货,称北区至少有500-600套房子没有卖掉。“你晚上去看,一个单元亮着灯,一个单元是黑着的。那些‘黑单元’,就是没有卖出去的。我能卖给你的房子都是2到5层,没有顶层也没有底层。”


  按照此人的指点,记者当晚探访该社区,发现许多单元的情况确如他所说。而据这个卖号人透露:房号的审批权都在开发商的公司高层和一些中层手上。有的房号就是以年终奖的形式发给公司副总或者部门经理。


  “经济适用房既然是保障性住房,分配权就应该在政府手中。但现在房号掌握在开发商的手上,又无人监管,他们自然可以大做手脚了。”李晨说。


  “经济适用房制度本身就是腐败和不公平的根源。”曾写过《204条商品房买卖合同》的北京房地产律师秦兵说。


  记者欲向此社区的开发商核实此事,对方一位负责人婉拒了采访。


  按道理说,该社区的房子在2005年应该全部售完,可是记者手上拿的是2006年的审核表,这该如何处理呢?


  “这个好办。你给我15000元,我找人把你的档案抽出来,然后重新做一份。”这名男子笑笑说,“5月批号已经赶不上了,等到6月吧。按照正常情况,把审核表交上去,一般一个月可以拿到房号。”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