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牙防组借名义敛财,被国家有关部门取消了,产品上再也看不到关于牙防组的标志,不过在牙膏香皂等日化用品的包装上,依然有各种医疗机构的标志,难道这些标志就是合法的权威的吗?有律师提出了质疑!
【正文】牙防组的骗局公布于众,牙防组的会标也退出了市场,不过这位名叫王振宇的律师发现,在牙膏香皂等日化用品的包装上,比如中华医学会、中华预防医学会以及中华口腔医学会等标志依然存在。
『王振宇 律师』上面有个中华预防医学会会标,下面有个中华医学会的会标,没有任何文字说明。
【正文】还有这里,高露洁的包装上印着“高露洁”和中华中医药学会共同开展草本键齿推广工程,而中华牙膏上印着“中华口腔医学会验证中华牙膏具有防蛀功能”。对此,律师提出质疑称:各个学会的标识,印在产品包装上很容易对消费者造成误导。
『王振宇 律师』会标打在商品上,会让大家误解为生产商和医学会共同推出的这个商品,让消费者产生信赖感。
【正文】记者调查发现,会标的确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消费者的选择。但是按照相关法律,学会应该是公益性的民间组织,不应参与和影响产品的销售。
『北京义派律师事务所 律师 王振宇』我们知道从中华医学会和中华预防医学会的章程上看,他门没有具体产品研发和经营范围的。所以我认为他们对消费者进行了欺诈。
【正文】今天王律师拿着他购买的牙膏、香皂以普通消费者身份来到海淀法院,打算针对相关产品和涉及到的各种医学会打一场公益诉讼。
『王振宇 律师』首先他们没有推荐产品的资格,其次他们推荐产品的方式是不明确的,如果一个学会他应该拿出数据来,拿出客观公证的数据,他只是把会标打在上面,是对消费者的不负责。
【正文】那么各个医疗学会又如何看待律师的说法呢?记者电话联系了中华口腔医学会和中华中医药品学会,他们均以领导不在为由暂时回避了记者的采访。而在中华医学的楼下,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领导在开会,没有时间。此前有其他媒体报道说,如果产品想打上医学会的标志,需要交纳数额不匪的费用。对此,学会方面又是如何解释的呢?
『记者』咱们还和很多公司有合作项目吧?
『工作人员』当然了,非盈利组织部不一定等于不盈利。
『中国广告协会 秘书长助理 李方吾』据我所知,很多协会是没有国家拨款的,但是它至少得把工资、办公费用挣出来啊,就与一些企业合作。
『卫生部新闻发言人 毛群安』在市场上存在的社团,什么方式合作,怎么判断,要依法依规定来判断。
【正文】而按照规定,各种学会对产品可以做认证,如果包装上显示“认定”、“验证”或者“共同推广”,都是不确切的说法。
『中华预防医学会 工作人员』正在学习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一旦发现我们现在的做法跟国家的法律法规有违背的话,我们会立即纠正的。
『卫生部新闻发言人 毛群安』要对我们所成立的所有的非法人机构进行清理整顿,之后,将向社会公布卫生部认定的非法人机构都有哪些。防止社会一些人到社会上去进行招摇撞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