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涨停”!楼市再现疯狂?
严循东 2007年6月8日
短短几个月,从冰点到沸点,上海、深圳等地楼市又开始躁动起来。5月,几乎在一夜之间,涨价、排队、卖号、炒楼花等已逐渐被淡忘的字眼,又跳回到市民的面前,而捂盘、囤房、虚假销售等为人诟病的行为,也再度浮出水面。
上海:“感觉又回到买房像买菜的时代”
5月骄阳,站在上海的街头,小张却感觉到一丝寒意。“我觉得房子离我越来越远了。”在一圈看房之旅后,他沮丧地对记者说。
而此刻,年初还在为促销而绞尽脑汁的开发商们,正拿起“刀叉”享受一顿难得的“盛宴”:4月份,上海房价飙升,内环当月涨幅高达71%,外环涨幅也达到15%以上;5月份,几乎所有的楼盘再次发力猛涨,某楼盘的开盘价竟然比此前最高价上涨了70%。
上海某楼盘月前开盘的场景颇为壮观。上午9点,许多通宵排队的购房者涌向售楼处,长长的队伍使得现场气氛十分活跃,不时有“黄牛”穿插其中兜售“预约号”。而拿到号进入售楼处的人们发现,强势的开发商们甚至不给出公开的价格,只有看中房子后才能知道房价,购房者几乎没有挑选的余地。而即便购房者不挑剔,也未必能拿到合适的房子,因为开盘后不久,许多人就被告知“卖完了”。据悉,与一个月前的房价相比,该楼盘新房源已经上涨了近20%。
“感觉又回到了那个买房子像买白菜的时代,房市一下子就火了。”观望了两年之久的小张感叹到。统计数据印证着他的感叹:5月份,上海全市住宅销售量约265.6万平方米,21848套,继4月份的大幅增长后,环比再度增长34%与31%左右。
而面对购房者的热情,开发商们一改此前的快速推盘,又玩起了捂盘的把戏。一些楼盘将本可以一次性推出的房源改为分批推出,每次新推出的房源价格会上涨,同时制造房源紧张和房价在不断上涨的假象;而有些楼盘则索性延迟开盘,等待最佳的涨价时机。一个典型的案例是,上海市房地局日前披露,上海家和置业有限公司开发的“嘉和国际大厦”于2007年3月开盘,该大厦共276套商品房,家和公司通过预售方式内部保留204套商品房,有虚拟交易、囤积房源之嫌。
深圳:成商品房均价,全国最高城市
深圳楼价像深圳的天气一样火热,6月6日市内一小区的商品房已卖到了两万元/平方米,用“天天涨停”来形容深圳房价不为过。来自深圳有关部门的最新数据显示,深圳全市商品房成交均价为每平方米14223元,关内均价已过两万,豪宅平方米单价已卖到3万元以上。深圳已经成为中国内地商品房平均价格卖到最高的城市。
深圳中原总经理李耀智表示,今年一季度,深圳新房成交量约230万平方米,但新增供应量仅有140万平方米,巨大的供求失衡,无疑是深圳楼价“疯涨”的主因。还有就是,近来已有不少投资者从股市“获利回吐”,将资金转移到楼市。深圳一知名房地产分析人士表示,深圳楼价今年以来持续“疯涨”之势,已经进入“紧急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