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ndaily.com 2007年06月08日 10:00 云南日报网
爱心送考的关键词,应该是爱心。把这个民众广泛参与的公益活动,打造成为城市公益品牌,让爱心延续,让爱感染更多人,跳出简单的接送考生这个实际效用,才能让爱心更加光大——
今天,恢复30年后的高考如期开考。在昆明,3万多名少男少女清晨走出家门,踏上人生最重要的一次考试。在全省,面对可能改变人生命运的考生则高达创纪录的20万之众。今年,在全省各地,晚报与交通之声、都市条形码等媒体发起的第四届爱心送考,爱心车也破纪录地冲至8500余辆,如果加上其他机构的爱心车,数量可能突破1万辆。
关爱考生并非多余
今天上午8时40分,一位考生走错考场后,搭乘爱心车急赴另一个学校,最后时刻终于走进了考场。更早时,一对父母因孩子赶考忘了带身份证,也乘坐爱心车紧急回家寻取。途中,交通之声通过广播,时时呼吁为这辆爱心车让一让道。昨天,一位考生看考场后遇到车祸,我们的爱心车和他顺利结对送他赶考……面对每年高考3天都会发生的种种意外,人们可以指责有些考生为何粗心大意,面对无数担心迟到的考生,可以提醒他们早起一个小时,但当一辆交警摩托为载有考生却被堵在路上无法动弹的爱心车开道时,我们必须承认,对昆明这样一个因居住区域迅猛扩展、交通拥堵已至叵测的城市,哪怕只是为极少数意外考生送考,仍然具有实际效用。一个小例子是,在今年的考桌上出现了2B铅笔和橡皮擦,尽管没有几位考生会忘记这两样考试文具,但相信考生们会隐隐感觉到一阵暖意——关爱并非多余。
让爱感染更多的人
今年,爱心车数量破了纪录,这既是汽车拥有量暴增,使我们身处汽车社会的显现,也有越来越多市民希望帮助他人、表表善心的体现。有私家车主就说,贴上粉红车贴,即使这3天可能送不着考生,只想表明个态度——支持爱心。无疑,爱心车客观上化解着考生对前往陌生考场“遥远”路程的担心。
其实,相对昆明地区的3万余考生,爱心车仍是少数,相对全省的20万名考生,哪怕已有1万辆爱心车也不过杯水车薪,要求搭乘或者能够搭乘的考生仍是极少数,但就像为被堵考生开道,并非交警法定职责,而我们看到这一场景仍会认可甚至感动一样,我们相信,人们是在用自己的行动,向那些即将成人的考生表明来自整个社会的爱心和愿景。
在我们看来,爱心送考的关键词应该是爱心。把爱心送考这样一个民众广泛参与的公益活动打造成城市公益品牌,让爱心延续,让爱感染更多人,才会跳出简单的接送考生这个实际效用,让爱心成为城市精神的核心。
爱心需超越实用观
今天14时13分,在本报新闻短信平台,手机号为1311xxx7871的读者发来这样一条短信:“我是一个5岁孩子的母亲,我没车,也不会开车,因此没有爱心送考的经历,但是4年来每到高考这几天,我的心都被感动的暖流紧紧包围,直到流泪……”14时42分,这位读者再次发来短信:“昆明需要爱心品牌!”
几乎同时,手机号1318xxx9477的读者发来短信这样说:“城里的学生有爱心送考,那农村的呢?每个考生早起一小时,什么都解决了,我认为你们不是在宣扬爱心,而是在大力宣扬依赖心。城里交通条件这么好,根本没必要搞什么爱心送考……”
截然不同的感受与观点,代表着市民如何看待爱心送考,如何看待城市爱心公益品牌,是“作秀”,还是有实际帮助,是局限于送考,还是通过民众互助互帮,传递爱心,也许,爱心送考伊始,这种讨论就存在着。
在我们看来,即使是送考的反对者,也希望考生们顺利应考,就像希望他们顺利成长一样。爱心送考的实际效用,能否升华成爱心延续的社会观念与价值,能否升华成为一座城市的精神呢?
在本报新闻短信平台, 1365xxx0603的读者作了自己的回答:“我觉得爱心送考是昆明的爱心品牌。高考关系到每一个家庭,对于考生那会是一段终身难忘的温馨记忆。当他们有能力回报社会时也会把这份温暖传递下去。希望把爱心送考继续下去。因为它已经被赋予了爱心传递的含意!”
也许,这只是一份美好心愿,正是这份心愿支撑着爱心司机们为他人驾车行驶,支撑着更多人为被堵的爱心车慢行让路。
爱心之旅任重道远
就高考而言,让爱心传递,无论媒体还是企业,无论个人还是团体,还有许许多多事情做。比如考试张榜之后的爱心助学,帮助考得起却上不起的贫困学子圆大学梦想,更是一项艰苦而漫长的爱心工程。当爱心送考持续4年把需要帮助的考生送往考场,晚报和无数爱心市民、爱心企业用更长时间,筹集超过千万元善款,帮助贫困考生实现大学之梦。这样的工程每年都需要爱心来不断筑就。手机号1311xxx7871的读者就说:爱心表达是多样化的!如无偿献血,希望工程募捐,重病患者募捐,定期看望孤寡老人,助残等。
今年,晚报仍在行动。高考之后,我们的记者就将远赴山乡社区寻访,晚报首批筹集到的20万元助学款已经确定,准备资助40名贫困考生;我们还在寻求来自社会各界更多的助学爱心,再送一送那些需要帮助的贫困考生一程。我们有理由相信,爱心送考是一种城市精神,只有这样的公益品牌才能把爱心薪火相传并越传越广。今年,晚报还将与合作媒体共同开展“与师哥师姐结伴上大学”的爱心送学活动,让师哥师姐想想能为新生做些什么,让爱在本届考生们的同龄人身边延续……
如果仅仅是送考,那只用提醒考生早起一小时,如果是爱心,我们就需要聚集全社会的力量,让爱无限延伸。 本报记者 张 明(春城晚报)
昨天是高考第一天,我市推出的高考生免费乘坐公交大巴车的公益活动让考生们感受到了社会关爱的温馨。据市交通局运管处的初步统计,高考首日有1000多名考生享受到了免费乘坐公交车的优惠措施。
全市公交大巴车对考生免费在我市还是首次。为了保障此次爱心送考公益活动的顺利开展,市交通局运管处专门成立了协调指挥小组,对参与爱心送考的公交大巴车进行跟踪监督。据介绍,高考首日,我市没有接到任何关于爱心送考公益活动的有效投诉,参与此次公益活动的公交大巴车按照要求完成了高考首日的接送工作。
由云南交通之声、春城晚报、云南电视台都市条形码、中国汽车网联合主办的云南省第4届爱心送考大型公益活动今天正式启动了。到今天上午为止,此次爱心送考的活动一共接受了近10000余台车辆的报名。无论从组织规模还是参加的人数来看,这一次的活动是目前全国最大规模的一次公益性爱心送考活动。
昨日,江北力帆体育商城后广场,经过的出租车马上加入爱心车行列。本报讯(记者封璟)昨天上午8点半,“晨报·交广爱心送考活动”的启动仪式在全市15个点火热拉开。截至昨天中午,15个点共发放2300多套送考贴,之前集体送考单位共领走2400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