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齐鲁晚报 新华网山东网群 2007年6月4日
父母外出打工的孩子不能无人疼爱,6月1日,青岛在全市建立了12处留守儿童指导服务站,招募“代理妈妈”和小伙伴,为两万缺少父母关爱的留守儿童提供亲情和关怀。
据了解,目前在青岛市郊农村地区,父母双方或一方长期在外打工的农村留守儿童已多达两万人,青岛市妇联选择其中600人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缺乏亲情抚慰、祖父辈隔代教育观念滞后、学校监护短缺以及社会关注度不够等难题,成为留守孩子四大“成长的烦恼”。
据调查,一半以上的留守儿童年龄在6—16岁之间,这正是儿童身心发展需要父母关爱的年龄段,而由于父母外出,亲子之间缺乏沟通交流、情感抚慰,38%的留守孩子觉得自己非常孤单,29%的孩子觉得没有人关心自己,11%觉得自己什么都不如别人,14%觉得生活没有意思,7%想离家出走,5%甚至不想念书。可是对于孩子的心理发育、情感需求,父母们往往很少过问,外出父母在与子女电话联系时,最常谈到的话题依次是:学习占82%、安全占58%、健康占34%、听老师的话占31%、听监护人的话占31%,父母对留守儿童思想和心理状况的关心不够,导致留守儿童存在的心理问题得不到及时的疏导,容易产生不良后果。
据青岛市妇联工作人员介绍,考虑到留守儿童主要依靠缺乏现代教育意识的爷爷奶奶或姥姥姥爷等祖辈抚养,特别需要学校教师以及社会各界从物质生活、心理发育和道德情操等方面给予关注和引导,青岛市妇联在12个村镇建立了留守儿童服务站,由妇代会牵头,协调学校等教育机构对孩子的祖辈等临时监护人进行家庭教育指导,向他们传授现代家教理念和科学的教育方法,同时,对留守儿童进行一对一的心理疏导,组织他们开展有益的课外活动,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下一步,将在全市开展结对子活动,招募“代理妈妈”和小伙伴,为他们提供生活上的关照和心灵上的关爱。(通讯员 修江敏 记 者 姜淑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