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困珠峰 世界顶峰上演生死时速
2007-05-28

 5月21日早晨,一名尼泊尔女登山者在攀登到距珠峰峰顶还有550米的地方时,遭遇高空病,陷入了半昏迷状态。两名成功登顶的登山人在下山途中,碰巧发现了她。尽管他们素不相识,但这两名登山者仍和其他同事花了12个小时,将女登山者沿着陡峭的雪壁救到了山下。这起“珠峰大营救”事件让许多登山者深受震动。

  险情 女登山者突陷半昏迷

  这名大难不死的尼泊尔女登山者名叫尤莎,5月21日早晨,尤莎攀登到了距珠穆朗玛峰峰顶还剩550米的地方,由于严重缺氧导致脑水肿,她很快陷入半昏迷状态。

  由于尤莎参加的是收费仅为4500英镑的低价登山团,只配备了最基本的登山装备,因此遇险后根本不可能通过先进的通讯工具及时向外界发信号求救。幸运的是,美国资深登山向导戴维·哈恩和夏尔巴人同伴芬约·多吉正好从珠峰顶上下来,他们发现了尤莎。

  地点 发生在珠峰“死亡地带”

  哈恩事后回忆道:“让我非常担心的是,她(尤莎)的氧气已经消耗殆尽,大脑丧失了意识。更可怕的是,她身处的那面陡峭雪坡正是山上的一个危险地带。”在国际登山界,海拔8000米以上的山地历来被称为“死亡地带”。在这样一个高度,登山者由于缺氧往往自顾不暇,更别说营救他人了。然而,哈恩和多吉经过商量,决定冒死营救尤莎下山。哈恩事后表示:“在营救过程中我不得不摘下自己的氧气面罩,给病人戴上。可是由于筋疲力尽,我自己差点窒息而死。幸运的是,我最终活了下来。

 营救 12小时成功救下女登山者

  为了减轻尤莎的高空病症状,哈恩和多吉先给她注射了一剂类固醇药物;接着,两人沿着珠峰陡峭的南坡,花了足足4个小时,设法将尤莎拖到了7920米处的珠峰四号营。然而,哈恩等人迅速意识到必须将尤莎带到7300米处的三号营,才能最终拯救她的性命。于是哈恩和4名登山队同事又将尤莎裹在一个睡袋中,将她绑到了一个雪橇上,他们又花了至少8个小时,用绳子将绑着尤莎的雪橇一步步抬下了险峻的勒霍茨山壁和黄带山壁,就是在同一个山壁上,他们曾亲眼看到另一个女登山队员失足摔下了1000米深的山壁。21日晚上9点后,他们终于将尤莎救到了三号营中。

  人物 向导曾9登珠峰

  曾经9次攀登上珠峰的哈恩对记者说:“我当时感到疲倦极了,因为在拯救过程中,我将自己的氧气都留给了这个病人。如果告诉你我当时真实的想法,我当时认为她不可能会幸存下来。”据悉,这已经不是哈恩第一次在珠峰上救人了,早在2001年,他就曾经在珠峰上帮助救援过两名遇险登山者。

  声音 珠峰救援引争论

  然而,尼泊尔女登山者尤莎在珠峰8300米高处成功获救的事实,却再次引燃了关于珠峰救援的伦理争议。早在2006年5月15日,英国登山者戴维·夏普也是在这个高度遭遇高空病,死在了一个珠峰洞穴里。当时,大约40名登山者都从夏普身边经过,但他们并没想到对他进行救援尝试。自从这一事件之后,那些“见死不救”的登山者都遭到了舆论猛烈的谴责。爱尔兰资深登山家特伦斯·巴侬说:“我已经拥有25年的登山史了,我看到过许多人冒着生命危险去拯救他人,那些说他们当时没有任何办法的人是在撒谎。”

来源: 扬子晚报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