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娟娟:感恩的心与回报的愿
2007-05-27


搜狐博客 > 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官方博客 >  春蕾计划社会效益评估访谈资料集 2007-05-24


身为女孩的悲哀
姚娟娟,1983年出生于陕西省宝鸡市麟游县,从1995也就是小学四年级起接受春蕾计划捐助,直至读完高中。家中还有一个妹妹,目前也在接受春蕾计划的资助。娟娟接受春蕾计划是由于父亲因家庭贫困反对她继续完成学业,于是在四年级开学时曾辍学近一个月,恰巧当时县妇联组织春蕾计划捐款,要在北京办一个春蕾班,她幸运地参加了这个计划,先后接受了来自宝洁公司和日本捐助者深见东洲的连续资助得以顺利完成学业。

由于娟娟的家乡,当地有一个重男轻女风俗是假如一个家庭中有男孩,就让男孩上学完成学业,女孩不能完成学业,而假如家里只有女孩没有男孩,就让年龄大的女孩辍学留在家里干农活或者外出找工作,因此家庭的贫困和当地人民的封建风俗使得许多女孩不得不过早地离开了学校。像娟娟这样的算是比较幸运的,因为不仅她受到了资助可以继续完成学业,目前已经在北京联合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接受高等教育,她的妹妹也同时受到了春蕾计划的资助,目前正在上小学六年级。像这样的姐妹俩都受到资助的情况并不多见,而娟娟也是春蕾计划中早期的一批受益者,在父亲的强硬辍学要求和家庭的困窘状态下能够有今天的受教育机会,可以说是春蕾计划在其中起了很大作用。

家中的母亲由于曾经经历过父亲的家庭暴力虐待,精神上受了一些刺激,但对于女儿的前途还是很关心的,只是家庭经济现状不允许。家族中的其他亲戚也是比较冷漠的,没有人因为父亲要求娟娟辍学而反对或过问,因此要不是春蕾计划,娟娟差一点就上不了学了。

幸运的降临,一扫失学生活的阴霾
娟娟接受春蕾计划是在11年前,当时是从娟娟所在的学校选三个人与其他地区的女童等一共30人组成一个班,等到她们小学毕业一起接到北京的和平里中学组织成春蕾班,继续接受教育。娟娟有幸被选中。当时的春蕾班里共有来自14个省份11个少数民族的女孩组成新的班集体,春蕾班采取的是全日制封闭式管理。至此,娟娟和班里的同学就一直在北京上学。当时上初中时,该计划实施的方法是,资助者拿出学费的一半,受助者家庭拿剩余的一半。学杂费等平均每学期七十多元后又涨至九十多元,这一资助的方式一直没有变。

娟娟所在的春蕾班在初中以前一直都是由深圳宝洁公司资助的,这也是最初订立资助合约时规定的。但当这些孩子们完成了九年义务教育时,学校领导认为如果继续接受完高中教育,将有利于这些女童们日后的就业、生存与发展。学校领导又继续多方联系,终于找到了日本资助者深见先生,答应资助这30个女童继续完成学业直至考上大学。

这个春蕾班的孩子对资助者们的感情是深厚的,短暂的几次接触中都会把握机会表达感谢,和作为受助者的理想与未来回报社会的愿望。在受助过程中,曾举行过小型活动,以增进施受双方的了解和感情,也有个别捐助行动,比如有一对中年夫妇因为曾在宁夏地区呆过,了解当地的困苦情况,于是在春蕾班的基础上单独资助两个宁夏籍的女童。

当然春蕾班的女童除了在学习费用上受助之外,每个月还有10-12元的生活费。受助者与资助者之间的联系是心理和情感上的,虽然像娟娟这样不知道是哪位具体的捐赠这使她有了这么好的机会和条件得以受教育,但是她们每一个孩子都在心里深深烙下了感激二字,她们更加懂得珍惜和回报,懂得自己的拥有来之不易。

感恩的心与回报的愿
在娟娟的心里始终有一份感恩的心情,她说“我觉得我这么多年,别人这么资助我,我以后应该必须回报他们。如果以后有能力,我一定要救助好多好多女孩子,我也要捐助一个春蕾小学。”朴实的话语中透出坚毅的决心,这正是这一批受助女童的心声。看来春蕾计划真的帮助了像姚娟娟这样自强自立的女孩,使她们在实现了自己的人生理想的同时也能够学会关爱他人回报社会。

更重要的是,在她们这个春蕾班中更有很大一批人上了大学,目前她们正通过申请国家助学贷款,利用课余时间打工赚去生活费用来养活自己,以便学习更多的有用的知识和技能来实现自身的价值。比如她们在高中毕业后利用假期做产品促销兼职,将赚到的钱再次捐助给春蕾计划,帮助其他需要帮助的女童。而且据娟娟说,她的妹妹得到捐助也是由于春蕾计划中的好心的捐赠者听取了她的故事之后,专程跑到她的家乡对当地的女童包括娟娟的妹妹进行资助的,这让娟娟尤为感动。

春蕾带来了新的思想
采访过程中,娟娟的故事讲了很长,大部分时间是记者在倾听。因为她的故事中将地方的陋俗、家庭的变故、亲人的遭遇和生活的困苦都融合在一起,让人觉得这样的女童在现实社会中既是不幸的又是幸运的。

娟娟能够进入大学既是自身努力的结果,又是社会对这样的不幸儿童的关爱所致,让她们对所有参与春蕾资助计划的人都怀有一份深深的感激。当然,娟娟已经能够意识到春蕾计划对于改变一代人甚至两代三代人的命运都是意义深远的,她明白“救助男孩子是救助一个人,而救助女孩子是救助一代人,因为母亲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这样的道理,因此对于春蕾计划来说,她的最好的回报方式就是赶快完成学业,走进社会创造尽可能多的财富来回报给春蕾计划,使更多的像她这样的女童能够享受到她当年受助那样的机会。可以说,娟娟对春蕾计划的理解是切身和透彻的,这也可以说是春蕾计划在实现当中的一种增值和回报。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