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改方案为何要捂着藏着
2007-05-16

医改方案为何要捂着藏着

严循东  2007年5月16日

据第一财经日报:“七大课题组已将各自的医改方案按时上交到医改协调小组并准备上报国务院。”10日,有接近医改方案制定的知情人士透露。知情人士透露还表示,之前传言的5月20日方案出台的说法怕是难以实现了,按照当前的进度,方案应该在5月中旬被拿到一起来讨论,有望6月份作出总结,6月份能否公开尚不好说,不过会在10月份的‘十七大’上拿出报告。由于课题组都已和国家发改委和卫生部签署了保密协议,可以肯定,到方案公布之前,不会再有更新的消息公布于媒体了

在人们还翘首以待全文公布医改方案草稿并广泛征求意见的希翼中,“医改方案签署了保密协议”这样的新闻,无疑让人们对方案的期望值大打折扣。当深受“看病贵”这座“大山”压迫的老百姓,在对这次医改方案充满着企盼的漫长等待中,却听到了如此冷冰冰的消息,着实让人很不是滋味。人们不禁要问:医改方案难道成了商业秘密?捂着藏着,意欲何为?

在制定关系民生的重大决策、政策前,让广大民众充分参与,虚心听取民众的不同呼声和意见,让普通民众拥有越来越通畅、越来越有分量的话语权,堪称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高度体现。在这方面,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制定《劳动合同法》和《就业促进法》时的开门立法,无疑是很好的榜样,是科学立法、民主立法的可喜尝试。

去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全文公布了《劳动合同法(草案)》,并列出了四个征集途径,欢迎广大人民群众展开讨论,充分提出意见。今年3月25日,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会议的决定,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全文公布《就业促进法(草案)》,向社会各界广泛征求意见。这两次开门立法,反响之强烈,意见之广泛,充分体现了老百姓参政议政的热情和对重大民生问题话语权的渴望,收效显著、意义非凡。

立法尚且如此,制定本就是施用于千千万万老百姓的医改方案,缘何要如此害怕“泄密”?是害怕听到反对声还是其他原因?“不会再有更新的消息公布于媒体了”,也就抹杀了人们对方案的知情权。

正如卫生部政策与管理专家委员会专家、清华大学卫生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刘远立教授所说的,新的医改方案不应该搞得太过“神秘”,而应让更多的人都能参与进来讨论。在经历了前一轮医改的失败后,人们对于新方案表现出的担心,显然很正常。如何使新方案集思广益、更趋完善,让广大民众充分参与讨论,吸取各个方面的建议和意见,无疑相当重要,这有助于人们对事涉切身利益的决策拥有更多的知情权、参与权,从而在更大程度上打消或多或少的担心。

在倾听公民意见正逐渐成为中国立法的规定程序的背景下,我们有理由坚信,医改作为一个重要的民生问题,百姓对其方案的参与权、知情权、话语权等不容抹杀。否则,人们难免会担心,捂着藏着出台的新方案,恐怕会重蹈旧方案覆辙!(来源:扬子晚报)

 
严循东版权所有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