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0年前仰韶文化遗址又遭破坏
2007-05-11


建筑工地趁“五一”长假“加班”

郑州:6000年前仰韶文化遗址又遭破坏

■去年施工就曾破坏遗址内文物 ■工地在文物局要求下已停止施工 ■考古勘探因资金紧张迟迟未开工
 
 
人民网    2007年05月11日08:04

  工地掘开的深沟中露出淡红色泥土。
  本报记者 曹树林摄
  本报郑州5月10日电 (记者曹树林)为逃避文物执法部门监督,河南省郑州市高新技术开发区一建筑工地趁“五一”长假期间施工,在郑州市文物局确定的布袋李仰韶文化遗址范围内掘沟建设,对这一距今约6000年的古文化遗址造成破坏。目前,该工地已在郑州市文物局要求下停止施工。

  据了解,以彩绘陶器为特征的仰韶文化,因最早发现于河南省渑池县城北9公里处的仰韶村而得名,由于其印证了中国农业发展的悠久历史,1961年3月,国务院将仰韶文化遗址定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布袋李仰韶文化遗址则最早于3年前发现于郑州长椿路的布袋李村。

  该工程是郑州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科学实验基地的办公大楼,由河南五建承建。9日下午,记者来到位于郑州市长椿路和冬青街交叉口附近的这一工地上。记者看到,办公大楼已建成并经过初步装修;楼前空地上有一条宽约1米、深约1.5米自东向西的深沟,沟内的泥土呈现浅红色,沟旁也是大堆浅红色的泥土;沟底已铺上水泥,并垒好了下水井。

  郑州市文物局一位执法人员介绍,该工地是布袋李仰韶文化遗址,是2004年规划长椿路时考古发现的,共有12万平方米。从2004年到现在,他们在布袋李附近发掘出生活灰坑80多处,以及墓葬、窑址、罐、鼎等重要文物。该工地去年开工建设时,未经文物部门进行考古勘探就擅自施工,破坏了瓮棺葬以及陶钵、陶鼎等物。为此,文物执法部门多次劝说建设方停止建设,待考古工作完成后再施工,但他们却趁着“五一”长假,偷偷施工,破坏了大面积遗址。

  而郑州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王主任解释说,“办公楼的主体工程早在2006年底就已经完工,现在施工只是为了修一条路,同时给地面铺上草皮,不会毁坏任何文物。”他还说,“整个工程在动工前就已报告包括文物部门在内的多个部门审批通过。”

  一位工作人员透露,在办公大楼开工之前就通过了文物勘测,勘测报告称“发现一普通墓穴及一些衣物”。但今年4月下旬,建设方在修路时挖出红土,郑州市文物局立即叫停工程并施划了禁挖“白线”,确定必须在考古勘探之后继续施工。为何考古勘探工作迟迟未开工呢?文物局一位工作人员表示,主要原因是“资金紧张”,文物发掘费用短期难以到位。

    《人民日报》 (2007-05-11 第05版)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