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地趁“五一”长假“加班”
郑州:6000年前仰韶文化遗址又遭破坏
■去年施工就曾破坏遗址内文物 ■工地在文物局要求下已停止施工 ■考古勘探因资金紧张迟迟未开工
人民网 2007年05月11日08:04
据了解,以彩绘陶器为特征的仰韶文化,因最早发现于河南省渑池县城北9公里处的仰韶村而得名,由于其印证了中国农业发展的悠久历史,1961年3月,国务院将仰韶文化遗址定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布袋李仰韶文化遗址则最早于3年前发现于郑州长椿路的布袋李村。 该工程是郑州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科学实验基地的办公大楼,由河南五建承建。9日下午,记者来到位于郑州市长椿路和冬青街交叉口附近的这一工地上。记者看到,办公大楼已建成并经过初步装修;楼前空地上有一条宽约1米、深约1.5米自东向西的深沟,沟内的泥土呈现浅红色,沟旁也是大堆浅红色的泥土;沟底已铺上水泥,并垒好了下水井。 郑州市文物局一位执法人员介绍,该工地是布袋李仰韶文化遗址,是2004年规划长椿路时考古发现的,共有12万平方米。从2004年到现在,他们在布袋李附近发掘出生活灰坑80多处,以及墓葬、窑址、罐、鼎等重要文物。该工地去年开工建设时,未经文物部门进行考古勘探就擅自施工,破坏了瓮棺葬以及陶钵、陶鼎等物。为此,文物执法部门多次劝说建设方停止建设,待考古工作完成后再施工,但他们却趁着“五一”长假,偷偷施工,破坏了大面积遗址。 而郑州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王主任解释说,“办公楼的主体工程早在2006年底就已经完工,现在施工只是为了修一条路,同时给地面铺上草皮,不会毁坏任何文物。”他还说,“整个工程在动工前就已报告包括文物部门在内的多个部门审批通过。” 一位工作人员透露,在办公大楼开工之前就通过了文物勘测,勘测报告称“发现一普通墓穴及一些衣物”。但今年4月下旬,建设方在修路时挖出红土,郑州市文物局立即叫停工程并施划了禁挖“白线”,确定必须在考古勘探之后继续施工。为何考古勘探工作迟迟未开工呢?文物局一位工作人员表示,主要原因是“资金紧张”,文物发掘费用短期难以到位。 《人民日报》 (2007-05-11 第05版) |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