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默无闻的奉献者
——记永新县公安局信访员吴安华同志
当你走进这间整洁朴素的办公室时,一帧墨迹幽香的横幅立时映入你的眼帘“为警清廉、诚恳待人、公平处事、淡泊名利”这其实就是对吴安华的高度概括和评价。
这位年逾半百的老民警,个子不高,长得平平常常,说起话来带有浓重的永新口音,乍一看,很像个地地道道的永新人,其实不然,经和他坐下来促膝谈心之后,才知道他是吉安人,从他真挚的言谈,你就会被他诚实的、纯洁的才思、简洁的语言所感染。就是他,这样一位普遍的基层民警,在平凡的公安内勤、档案、信访工作岗位上默默辛勤耕耘了二十七年,以自己周身的热和光,给人以温暖,给人以光明。
从一位来访者说起
2005年5月中旬的一天,突然有一位约六十来岁的农民打扮的人,手里拉着一个不满十岁的男孩,闯进接待室,噗嗵一下跪到吴安华面前,痛哭流涕地说:“警察同志,我有冤枉啊!你要给我做主,我儿子抓去坐牢,怎么还要扣押这七千元钱,你要给我个说法,如不解决退回,我就带他去北京上访”。吴安华忙拉起她说:“有事情好好说,公安机关是实事求是的,有问题会弄清楚的”,那人还是不肯起来,吴安华进一步劝她说:“公安机关对待群众的问题是认真负责的,该退还的一定会退还,我们一定会帮你解决问题”,那人听后,才拉着孩子缓缓地站起来。
原来,那人是本县圣家坪的居民,在2003年间,其儿子因涉嫌强奸案,因本案其中一名嫌犯在逃,不能结案,于是办案单位按照有关法律、法规,令其交纳七千元保证金取保候审,2005年办案民警抓到该逃犯,在查清二人的犯罪事实后,二人依法逮捕。后被县人民法院分别判处他们二年和三年有期徒刑。由于工作疏漏,办案单位未及时通知其领回七千元保证金。在吴安华的建议与敦促下,办案单位对此案卷重新进行整理,找出了保证金收据,呈送局领导审批后,决定如数退回。张某认为是吴安华办的好事,事后,她执意要塞给吴三百元钱,表示感谢,但遭到吴的坚决拒收,吴向其解释说这是公安局依法应该退还的,要感谢政府政策好、法律好。张某说:“如果没有你诚心为我办这件事,恐怕不能如此快解决我的问题”。
愿为他人排忧解难
在公安局信访接待室里,经常看到一位个子矮矮的,在聚精会神地翻阅着信访材料的老民警,那就是吴安华。在现实生活中,发生一个问题容易,而解决一个问题却很难。三湾乡王某来信反映,“文革”中村干部对他父亲打击迫害致死。经与乡里有关干部联系,说王上诉没有道理。吴安华并不罢休,他又反复听取王某的申诉,认为王上诉上访部分有理,一些实际问题应该解决。经局领导批准,请来乡里干部商处,最后使王的问题得到较好的解决。为此,王某特写信感谢公安局领导。
在接待室里,一位面目清瘦、目光炯炯静听来访者申诉的老民警,那又是吴安华。来访者有态度温和的,也有性情急燥的,还有心怀怨气、满腹牢骚的,对此,吴安华从不介意,不管对方态度如何,他都能平静气和地听对方申诉,让人把话说完。禾川镇建设街一位上访老者尹某,思想顽固,近几年来,上访了上百次,直到现在,写的材料,说的话,都离不开“揭发”他人“弄虚作假”“骗到”“离休”的观点,每次来都大吵大闹,有次,他写了一份“检举揭发”材料,洋洋数万言,吴安华整整用了大半天时间,耐心地听他念材料,从不打断他一句话。而后,有针对性地给他做思想工作,进行说服教育,终于使他的态度有了转变。
在局档案室里,一位在档案架间穿来走去,认真查找资料的老民警,那还是吴安华。一个人在一个平凡岗位上好好干几年容易,但长期干下去就比较难。吴安华除了在九十年代到基层派出所任了几年所长外,几十年一直在机关做内勤、档案和信访工作没有“挪过窝”。档案、信访耗去了他的心血,鹤发催走了他的青春,但他毫不可惜。他把为别人排忧解难,看作是自己的幸福。他热爱自己的岗位,酷爱公安信访工作,在档案室里,那一排排、一层层的档案架上,一卷卷、 一页页的档案材料,一份份的接访记录、会议纪要、传真文稿,有多少是经吴安华同志办理的,没人能数得清,连最熟悉他的老同志,也只能估算。仅从1999年到2006年,他与来访群众谈话就不下五千人次,经他办理的信访案件有数百件。每提到这些,吴安华却总是谦逊地说:“弄不清了,都和大家一起办的”。是啊,这些沉甸甸的案卷里浸透着的心血和汗水,不正是一个普通基层公安信访员对党的忠诚,对公安事业的追求,对人民的热爱吗?这哪能用数字来计算呢?
从不计较个人得失
吴安华同志说:“干我们公安信访这一行,仅有完成任务的思想是不够的,还必须有一颗热爱人民的心,真心实意地为人民办事,才称得上是一个合格的公安民警”。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二十七年如一日,他以公安事业为已任,从不计较个人名利得失。熟悉吴安华同志的人都知道,他昔日的同窗好友,有的当了教授,有的成了学者,也有的当科长、所长、局长,甚至更高级别的领导干部,而他快到退休年龄了,还是一名普通民警。工资也只是科员级的,曾有不少人和他谈起这种“差距”,他总是微笑着说:“有权有钱不是所有人都能达得到的,何况干什么工作都不容易,并非成名成家或当了领导干部才算有贡献。过去整天忙于工作,也没有功夫去考虑这些,现在快要退休了,争这个也没多大意思。再说参加公安工作,也不是为了这个”。这就是吴安华——一个普通共产党员、老民警的情操和胸怀。
2000年,组织上考虑到吴安华同志年龄大,安排他负责办公室文书,管理印章、收发文件、统计各种报表及财产登记等具体琐碎的内务工作,之后又因办公室无通讯员,他又兼了三年的通讯员,吴安华同志从不厌烦这些小事,对办公室这些小事他也是有条不紊,不允许发生差错。特别是对一些使用频繁、容易散乱的办公用品,如材料纸、信封、介绍信等,他更是精心管理,为了使一些同志集中精力做好接待工作、他还主动替大家办一些零碎事项:如领工资、报帐单、分报纸……
见办公室、接待室脏了,他就擦桌椅、扫地搞卫生,当时他虽然兼职,但心里仍惦念着上访群众,思考着接待工作上那些难以解决的问题,他也曾耐心地向年轻的同志介绍情况,帮助分析案情,提出处理建议,他曾抽出业余时间去做上访人的思想工作。
他特别注意尊重年轻的科、所、队、室负责人,能全力支持他们的工作,坚决服从他们领导,认真去完成每一项工作任务。七年来,他在公安信访岗位上,不仅热情接待、服务群众,而且还注重调查研究,能结合信访工作的实际,勤于思考,挤出业余时间,撰写了大量的公安论文及稿件,平均每年上稿采用数十篇,其中公安论文获省、市级奖七篇,平均每年有优秀论文奖的一篇。2005年,他撰写的《关于永新县公安局重复信访问题的原因与对策》,又获全市公安机关优秀论文奖。
吴安华同志在公安信访岗位上忘我工作的精神,充分体现了这位年过半百老民警的为民服务心怀。不少人认为做信访工作还廉任档案员等项工作,琐事、杂事、难事多,可他有一颗奉献之心。平时他养成了勤动手、勤走脚、勤思考的习惯,默默无闻地为公安工作尽力。至今他身患胆石症、脑动脉硬化、心脏病等多种疾病。至今他还有几张疾病诊断书藏在抽屉里,但他从不因此请病假,每年都是出满勤,仅2005年,他就放弃双休日30多天,经常为了信访工作加班加点,身体严重透支。近年来,他还挤时间整理局机关各类档案2500多卷。在2005年“大接访”活动中,他仅用一星期的业余时间就整理了各类档案材料360多件,排出案件线索40多条,及时向刑侦、治安部门提供破案线索20多条。多年来,吴安华同志全身心投入到公安信访工作中去,不亏为公安信访岗位上的“老黄牛”。
吴安华同志兢兢业业、扎扎实实地工作作风和诚恳和蔼的工作态度,赢得了群众的感激和信懒,为本单位争得了荣誉,2005年局信访室首次荣获全省公安机关处理群众涉法信访问题先进基层单位。近几年常有上访群众的好口碑和写感谢信、送匾感谢老吴同志的热心帮助。
吴安华同志的优良品质和优异的工作成绩受到局领导和同事们的一致赞扬,他多次被评为局先进个人,省、市公安机关信访工作先进个人,2004年荣获全省政法系统“五星级”干警,2005年获全市公安机关优秀人民警察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