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的“休息权”:欲卸之责,何患无辞
2007-05-06


                        
搜狐博客 上帝爱若渔  2007-05-04


    “五一”黄金周前三天,福建省各主要商业银行的营业网点纷纷关门停业,给一些急需办理柜台业务的群众和商家带来了许多不便。银行对此解释说,“五一”是国家法定节假日,银行应保障员工的休息权。(《新京报》5月4日)

    我相信,银行的这个解释足以让很多人一时语塞。但回过神来你就会发现,在银行挟“休息权”来堵消费者嘴的时候,它们已经把自己作为公共服务者的责任忘得一干二净。试想,如果银行的逻辑成立,那么五一期间所有的公共品提供部门,诸如供水、供电、供气、邮政、警察、医院等等公共组织,岂不是都要关门大吉?如此社会岂不是要乱套了?

    古人讲,国不可一日无君,现在我们讲国不可一日无“政府”——既然“政府”把几乎所有的公共品供给都垄断了起来,人们的日常生活除了求诸于政府再也别无选择,“政府”在任一阶段的“公共品供给真空”都是一件不可想象的事情。

    基于此,银行作为“政府”在金融领域的具体化身,有什么理由在五一期间——即便这是法定节假日——集体闭门谢客?没有人说银行就不能放假,但这种“放假”绝不能是“集体性”和“拉闸式”的,你总要留点人员,通过轮休来满足节假日顾客的金融需求,这不是银行可有可无的“义务”,这显然是一种不可推卸的“责任”。

    令人气馁的是,福建省的各主要商业银行竟然罔顾了这一起码的商业伦理。何至于此?我们自然而然地会想到银行业的非竞争性、非市场化运营。有人或许会说,中国的银行大部分都上市了,加之外资银行的实质性存在,已经不能说中国的商业银行在实行“垄断经营”。

    这种论调自然有部分道理,但它至少无法解释这样一种现实,即为什么福建省的各大商业银行如此轻易地联合起来,达成休假堡垒然后共同进退?在一个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之下,这种“休假堡垒”几乎是不可能被制造出来的,因为利润和信誉的驱使,会使得置身竞争中的银行,不会放过任何一笔哪怕是些微的存款和贷款,更不会放过任何一次赢得声誉和公信力的机会。尤其是在节假日期间,公众的金融需求弹性很小的时候,银行更是会想尽办法,扩展和完善自己的服务,从而赢得顾客的信赖。

    理论和现实的反差足以让我们认识到,银行上市和外资银行的虎视眈眈并没有让中国的银行迅速摆脱“垄断经营”的缠绕,它身上“行政性”和“机关化”的弊病仍然尾大不掉。既如此,其责任感的却失以及公共服务精神的贫困,也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所谓的“争休息权”只不过是银行“欲卸之责,何患无辞”的强词夺理罢了。

【相关链接】

记者体验排队之痛 银行何时能不让我排长队?

    图为记者体验排队之痛

 

经济观察:银行的队为何越排越长

新华网广州5月3日电(记者 黄玫)进了银行,先要排队。记者通过采访了解到,广州、北京、杭州等大型城市的一些银行网点等待时间长达60分钟。专家认为,银行排队背后,固然有网点不均、自助设备使用不多等技术性原因,但是银行业本身竞争性不强、垄断性偏高才是制度上的根本原因。

谁来改变银行的冷漠

老百姓的生活离不开银行。面对银行的冷漠,果真就没有办法了吗?不是。竞争将成为改变银行冷漠的“利器”。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