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周休息权失衡,亟待建立更有效休假
严循东 2007年5月3日
黄金周是谁的黄金周?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并非那么简单地得出答案。对大部分农民来说,黄金周没有实质性的意义;对一线当班的工人来说,订单不会因为黄金周的到来而自动延后;对服务行业的职工,黄金周意味着更加忙碌。
武汉市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文建东告诉《瞭望》新闻周刊记者,黄金周确实拉动了经济发展,但是劳动者这种休息权的失衡现象越来越成为黄金周制度设计的“硬伤”。
建立一种新的、更自由、更有效、能为现代社会带来精神和物质双重享受的休假方式已是现实需要。
● 一线劳动者几乎没有“黄金周”
4月24日,国家旅游局一位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国黄金周制度在2000年国庆节正式启动以来,共有16.3亿人次出游,实现旅游收入6704亿元,拉动了交通、餐饮、商业和旅游等产业的快速发展。
但这一数字的背后,是相关行业的一线劳动者比平时更加忙碌。武汉市公交集团的负责人告诉本刊记者,黄金周期间公交线路更加繁忙,一线司机平均只能休息1天,大量原来的二线人员要充实到一线去,我们才能忙得过来。”
环卫部门更是没有在黄金周休息的概念,武汉市环卫部门一位工作人员介绍,有人说旅游、交通等行业在黄金周迎来工作的忙碌期,我们也迎来垃圾的高峰期,要确保假日期间的城市卫生,我们的工作量至少比平常高出三分之一。
在北京一大型餐饮集团任副总的邓女士告诉说:“每年黄金周,我们仅大年初一一天休息,其余时间比平时还忙,一线的服务员不仅得不到休息,还必须超时工作。”
企业的情况苦乐不均。与黄金周服务无直接关系的一些企业,一般会在黄金周期间放假,但对生产性企业来说,情况不完全相同。一般国有企业在不影响正常生产的情况下,能够在黄金周期间让职工轮流休息。非公生产性企业则视订单情况安排工人的工作与休息。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调查发现,黄金周期间最为忙碌的一线行业主要包括:交通行业、旅游行业、餐馆行业、环卫行业以及商业企业等。
从本刊记者调查的情况来看,黄金周期间不能休息的一线劳动者相对处于比较固定的行业,主要集中在几个公共服务部门和加工型的生产企业。对这些一线的劳动者来说,他们大都常年没有黄金周。
● 机关单位大都处于“半休眠”状态
武汉市民政局工作人员张燕告诉《瞭望》记者,长假期间一般市民进行婚姻登记的较少,因此实行提前预约制,如果提前预约,是可以在黄金周期间办理婚姻登记手续的。每年大概有2至3对新人会在这个黄金周期间登记。
黄金周期间,劳动监察部门也不再受理一般性的劳动纠纷和投诉。武汉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政策法规处副处长彭燕娥告诉本刊记者,该局实行值班制度,但一般的投诉要等到正常的工作日处理。如果发生紧急事件或者群体性事件,则启动应急程序进行处理。
政府部门并不是在黄金周期间全部放假。武汉市政府应急办负责人涂才智告诉本刊记者,每到黄金周长假,市里都要制订市级13个应急预案,成员单位加强值班,单位领导要带班。消防、交通、医疗等各成员单位做好听从调度的准备,做好抢险救灾的物资、人员准备。
节日期间的安全生产不能马虎。湖北省安监局协调处处长向日康告诉本刊记者,今年“五一”黄金周之前,为确保安全生产,安监局组织人员做了大量检查工作,省安监局兵分7路在重点地区、重点部位进行检查。节日期间,局机关实行综合值班制度,主要由8个局领导和22个处长、副处长承担值班任务,以应付突发事件。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发现,大部分政府办事机关只有日常的值班制度,即单位留一个领导、几名工作人员值班,其他人员全部放假。有些政府部门则处于比平常还要忙碌的状态,如公安、交警、交通、旅游等部门。
一位政府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事实上除了公安、交警、旅游等部门外,其他政府机关在黄金周期间的主要任务是应急而不是日常工作,大多数政府工作人员可以得到很好的休息,政府部门基本处于“半休眠状态”。政府机关休假制度落实得比较规范,年假、探亲假再加上三个长假,一年能有近2个月的休假时间。
● 休假替代方案之争
武汉大学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罗教讲教授说,休息权是公民的基本权利,是受民法保护的公民人身权。中国法律确认劳动者有休息权,旨在保证劳动者的身体和精神上的疲劳得以解除,藉以恢复劳动能力;保证劳动者有条件进行业余进修,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文化水平;保证劳动者有一定的时间料理家庭和个人的事务,丰富自己的家庭生活。
但休息权存在的这种失衡现象,已使得设立黄金周的意义大打折扣。罗教讲教授认为,黄金周期间劳动者休息权的失衡现象的背后,是黄金周在制度设计上更强调拉动内需,而不是完全从保证劳动者的休息权来出发的。拉动内需,就意味着一部分人要增加对另一部分人的服务和劳动量。
● 从解决这一矛盾出发,专家提出多种黄金周的替代方案
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博士生导师蔡继明建议取消现行“五一”和“十一”两个黄金周,将其法定假日由原来的3天减为1天,分配给清明、端午、中秋、除夕四个中国传统节日。今后除除夕外的5个1天假期,可就近结合周末双休日,凑成“长周末”,3天连放。这样人们一年中选择出游的时机就是5个而不是2个了。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文建东则建议以弹性休假取代现有的刚性休假制度。他说,“黄金周”把人们的消费集中在一个有限的时间里,需要一定的基础来应对这种大规模的人员流量,我国现在的服务跟不上,从而大大降低了黄金周的生活质量、旅游质量和休闲质量。而取消黄金周,代之以带薪休假是解决之道。
有关机构2006年一份关于“黄金周去留”的民意调查显示,超过80%的调查者表示认同“黄金周应该改为可自由支配的假期”。和讯网副总经理马小平指出:“黄金周目前的集中式休假模式已经无法满足中产阶级的需要,人们更希望在休假时间和方式上更加人性化和多元化。”为此,马小平提出用全新的休假方式——“白金假期”。
“白金假期”的设想是将“五一”和“十一”法定假日中,除节日当天的两天假期提出来,这两天假期再和其他时间的周末相结合,就可以形成一个4天的“白金假期”,作为“带薪休假”和年假制度之外的又一种休假形式。
武汉市政协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的提案中,有一个“关于取消黄金周”的方案。其设计方案是每周6个工作日,在每个月底休息4天到5天,形成一个小黄金周;“五一”、“十一”放假三天,但规定只休“五一”、“十一”当天一天,其余的两天可由劳动者自行安排休假;除现在的黄金周外,政府可出台相关政策给每个劳动者一周法定的休假。
相关专家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认为,弹性、机动的休假时间有利于企业统筹安排时间,避免一刀切造成的不切合实际的情况。当然这需要更严格的监管制度配合,避免弹性休假制度让一线劳动者更边缘化。
专家认为,解决劳动者休息权失衡现象,可以有多种方式,但从黄金周存在的问题分析,建立一种新的、更自由、更有效、能为现代社会带来精神和物质双重享受的休假方式已经迫在眉睫。
(来源:瞭望)
********************************
相关文章
● 劳动节长假,有多少劳动者休假权被剥夺
● 高层访谈:黄金周为什么不能消亡
● 莫让“黄金周”弱化“国际劳动节”意义
● 黄金周,让大家越来越懂“享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