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昌江县委书记目睹师生吃霉米3次流泪
2007-04-27


2007年04月27日 08:25:59  来源:南海网-南国都市报 
 

    昌江是贫困县,财政并不宽裕,等钱花的地方还有很多。可是该县却从财政拨出资金,将王下乡的中学生全部迁到县城里就读;两年内拿出数千万元将全县183个自然村的103个创建成文明生态村;除全面落实对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全部免收杂费和“两免一补”政策外,从今年春季起,率先在全省实行免收高中学生学杂费、课本费。
    目睹师生连吃半个月霉烂大米煮的稀饭,县委书记上任3个月3次流泪,不久之后,昌江这个国家级贫困县做出了一系列“惊人”之举。

    全县所有乡镇将全部有2层楼的文化站,新建的村文化室将增加到56个。

    目前昌江三分之二的行政村铺上水泥路;建成文明生态村73个;建设农村人畜饮水工程12宗。

    第一个在全省率先免除高中学生学杂费、书本费,政府为此要投入565万多元。

    从今年起将代农民缴纳参合金,昌江农民将率先在全省免费享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全县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覆盖率100%。

    农村五保户供养标准从原先的每人每月50元增至110元。

    对利用水田种植香蕉户,每亩补贴170株香蕉;对新种植橡胶户,每株补贴5元,每亩补贴33株。

  记者走访

    王下中学271名黎族学生

    全部搬到县民族中学就读

    2006年8月31日,王下中学271名黎族学生,全部搬来县民族中学就读,开始崭新的校园生活。他们由县政府出资,按“民族寄宿班”的形式,实行“三包”,即“包吃、包住、包入学”。“在王下中学,学生们根本没心思上学,搬到民中后,同学们改变了许多。”符明强老师说。符明强原来是王下中学的校长。现任昌江县民族中学王下中学学生管理办公室主任。

  以前是闻名的“问题村”

    如今变成了“香蕉村”

    才地村离十月田镇有9公里,有70多户,400来人口,以赌博、打架斗殴闻名,是当地有名的“问题村”。

    2005年8月,才地村被列为文明生态村建设的村庄,村干部被告知,如果有谁参赌设赌的话,将严肃查处。“这让整个村庄变漂亮了,村民的思想观念改变了,不再赌博,一心搞生产发家致富,我们从一个‘赌博村’变成了‘香蕉村’。”张永利说。

  民生进行时

    文明生态村今年全省率先过半

    省领导给予高度评价

    “到年底,昌江183个自然村中,文明生态村将达103个,在全省率先提前两年实现过半目标。”昌江县委常委、组织部长陈业贵说。

    “没有想到,全省的文明生态村建设在其它市县起步,却在昌江取得突破。”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周文彰对此给予高度评价,“这是一个跨越,也是一个号角,标志着海南的文明生态村建设,正在向深度和广度发展。”

  在海南省首个实施生态补偿制度

    村民表示不再上山砍树

    在今年1月召开的昌江县第十次党代会上,县委书记关进平宣布,将从预算中拨出专款,对居住在霸王岭周边的王下乡村民进行生态补偿。昌江成为我省首个实施生态补偿制度的市县。

    生态补偿标准参照农村低保标准发放,补偿标准平均每人每月约33元。这样算来,昌江每年发放给王下乡群众的生态补偿金额逾100万元。

  师生连吃半个月霉饭

    县委书记3个月3次落泪

    2005年7月,刚到任5天的关进平一口气跑了七叉、叉河、十月田等7个乡镇了解民情。当他看到一些黎族群众还住在低矮潮湿的茅屋里时,禁不住流下了热泪。他对陪同调研的干部说,我们这些人都是人民的公仆,不改变这里的贫困落后面貌,人民群众就无法原谅我们!

    同年8月,他到王下乡调研。在大炎新村小学,当他听到年轻女教师张裕婷下山买米,路上人和大米均被大雨淋湿。在长达半个月的时间里张老师和一些学生都只能吃着这些霉烂大米煮的稀饭时,当场就流了泪。

    2006年9月26日,台风“达维”造成昌江县近一半的人口受灾,直接经济损失达5亿多元。关进平在灾区检查工作时了解到,有不少干部在抗风救灾时公而忘私,带病上阵,累倒在抗灾第一线上时,他第3次流下了眼泪。(林书喜 曾高文)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