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关注】动车组客车伤痕累累是谁的耻辱
2007年04月27日 07:30:10 来源:发展论坛
新华网友:去年,我在乘坐飞机时,邻座一位做国际贸易生意的老板竟然将飞机上的毛毯放在自己包里,还炫耀说每次他都这样。我沉默了,老板都这样,普通人该如何是好! 新华网友:出现上述种种不文明现象,不仅是那些行为不检乘客的耻辱,更是每一个社会公民的耻辱。人们在享受发展成果之时,可曾想到自己的一份责任——作为一个文明社会公民应遵守的基本道德修养和行为规范?
新华网友:硬件设施上来了,可“软件”仍需提高。其中,“软件”包括列车向旅客提供的各种服务,乘务员要教给乘客如何使用列车上的设施,并加强设备的管理和维护。 新华网友:水龙头被破坏为什么没有被及时发现?列车员、乘警干什么去了?列车管理是否还不到位?建议:乘火车凭身份证买票,由车站备案,出了问题处理起来也好找线索,要像乘飞机那样严格管理。 新华网友:不文明现象的发生与公众素质有关,但管理者也需要认真检讨。建设文明社会除了要公众自觉外,有效的管理是不可或缺的。同时,要加大对盗窃财物者的处罚力度,绝不能姑息迁就。 新华网友:好的动车组更需要严格的科学管理,听乘坐了动车组的朋友说感觉服务还不够周到,这就要求“铁老大”一方面在提高价格的同时,提高乘务员的服务质量和管理能力,乘务员在做好乘务工作的同时,还要做一个宣传文明的使者;另一方面,对缺失公共道德的国人依法严格处罚,文明铁路要共建!
新华网友:国民素质的提高远不是只靠“一阵风”就能解决的,在紧锣密鼓迎接奥运的同时,下大力气提高国民素质,营造一个人人争做文明公民的氛围,不能只注意硬件设施的建设,却忽视了民众的素质。 新华网友:我们对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丑陋现象批评得还不够,人们对随地吐痰、损坏公物、不遵守公共秩序等现象似乎习以为常、见怪不怪了。应该充分利用报纸、电视、网络等传播途径加强公德意识宣传,定期对社会丑陋现象公开曝光,荣辱观的教育也要从身边的日常小事抓起。 新华网友:乘车陋习是生活中陋习的一个缩影,只有对违规者及时给予相应处罚,才能有效遏制这些不文明的现象。 新华网友:文明行为要靠文明习惯来支撑,同时,文明行为也要有文明规范去约束。乘务员也要做好宣传、引导、监督和批评教育工作,只有这样才能让讲文明的旅客更加自觉,不讲文明的旅客才会慢慢养成文明的习惯,乘客的文明水平才会整体提高。
动车组列车水龙头被盗丢了谁的脸? (新华网友 梁江涛) 近年来,一些公民在出境旅游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不修边幅、不讲卫生、不懂礼仪、不守秩序、不遵法规、不爱护环境和公共设施、喧哗吵闹”等不文明行为,损害了国人的形象。有评论者呼吁,请不要将不文明的举止带到国外!其实,在国内也不应该允许不文明现象污染大家共同生活的环境,何况奥运会明年就要在咱家门口举办! 说到提高文明素养,往往要提到教育,从娃娃抓起,这个道理谁都懂。可是,怎能指望那些扭走了车上水龙头的成年人去教育好他们的子女文明乘车,爱护公物?不文明现象根深蒂固,禁而不止,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缺乏有效的处罚手段。“从娃娃抓起”固然重要,但当务之急是常态化监督,通过惩戒和教育来纠正不文明行为。 我们不能再将一些已引起不良后果的日常行为简单说成是一种社会公德层面上的“不文明”了。比如,盗窃动车组列车上的感应水龙头和洗手池内的滤网的行为,就不能姑息迁就。 大凡外出乘车中的陋习,几乎都是生活中的陋习。只有对违规者及时给予相应处罚,才能有效遏制这些不文明的现象。 |
![]() |
2月6日,铁道部配给郑州铁路局的国产动车组CRH客车第一次公开亮相。人民网河南视窗讯/记者 白周峰 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