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京红:我想留在学校
2007-04-17


龚京红:我想留在学校

作者:李媛媛  2007-04-16  转自:SOHU博客

 

     4月13日,我采写了《龚京红:我长大了要把自己的爱心送给需要帮助的人》一文之后,得到了搜狐博客赵牧老师和孙靖女士的支持,把该文放在了博客的首页,受到了很多博友的关注。很多博友给我留言,询问龚京红的近况,今晚我再次来到昌平区东小口镇振华学校,再一次见到了龚京红……

                         家人——我们抚养不了她
 

    “阿姨好,我给你开门。”我还没进学校的大门,龚京红在校门口昏黄的微光下就看见了我,我知道,这孩子在专门等我。
    龚京红还穿着13日我见她时穿的那一身牛仔服,与那天不同的是,今天她脖子上系了一条红领巾,精神状况也好了很多。
    在学校,我又见到了龚京红的叔叔龚喜颜,他拖着半个瘫痪的身子一步一步向我挪过来。在与我谈话的半小时内,不知是因为病情,还是因为无奈,龚喜颜始终用痴呆的眼神看着我,不知所措。

图:龚喜颜始终用不知所措的眼神看着我。


    “我们只能经常来学校看看他,别的我们没有能力管。”
    “我老家还有两个儿子在读书,我一个人在北京靠捡破烂维持生活,一年只有1000块左右的收入,我养不了她。”
    “孩子的姑姑呢?原来不是打算孩子的姑姑抚养吗?”我问。
    “她也抚养不了,她也有两个孩子,大的和京红一般大,小的才几岁,一个月就1000多块钱的收入,养不起三个孩子。”
    “你和孩子的姑姑商量过吗?”
    “商量过,我们都没有能力养她。”
    龚喜颜告诉我,他的妹妹现在还在老家河南安排龚京红父母的丧事,过几天便来北京继续作保洁。他们目前已经在电话里沟通决定,两家都无能力抚养龚京红。
 
   学校——如果没人收留她  我们责无旁贷帮她读完初中

    在学校副校长胡老师、龚京红的班主任尹老师等人的带领下,我来到了龚京红的“新家”——一间10平米左右的小房子。
    在这个10平米左右大的房间里,“家具”极为简单,一张上下铺床。在床的下铺,铺着一床新被褥,“这是昨天专门给她买的,都是新的。”班主任尹老师说。床下面放着几个洗脸盆和几双鞋。

 

图一  图二:龚京红在自己的“家”

     房间里还有两张孩子的课桌,两把椅子,一个不到一米高的箱子是放衣服的地方,我打开箱子看了看,里面空空的。
    “我看箱子里空空的,你换洗的衣服呢?”我问龚京红。
    “我这里没有,原来家里有,现在不知道到哪里了。”

图三:不足一米高的箱子是放衣服的地方,但是现在里面空空的。
   
    我想问胡校长有关龚京红被抚养的问题,为了不影响龚京红的心情,我们来到了门外谈,站在门外,我仔细观察了这个房子,这是一排11间房子中的其中一间,属于那种极为简易的房子,房顶是一根根不太粗的椽搭建的,吸引我目光的是房门的正中央贴着一张写着“爱”的字画,只是右下角已经被撕掉。

 图四:龚京红看见我和几位老师在外面谈话,一个人便开始写作业了。


    胡校长告诉我,这里住的全部都是打工的民工。这个房子一个月房租170元,是专门为了龚京红租的,钱从13日捐的那8228.5元中取。“这8000多元的捐款现在由6个人管理,有我们学校4位老师,还有龚京红和她的叔叔,每花一分钱,都要由龚京红签字,其他人监督。 ” 

图五:这是龚京红的“家”门口。


    胡校长说他们已经知道了龚喜颜兄妹都没能力抚养着龚京红,现在也没有人提出来要抚养龚京红。
    “如果没有人收留她,我们责无旁贷的帮她读完初中。”胡校长说。
    “但是,我们还是希望有人来抚养她,收养她,哪怕是孤儿院。”刚说完第一句话,胡校长就用了转折词“但是”。
    “毕竟这孩子还小,她需要一个稳定的环境,在我们这里最多只能读到初中。初中毕业之后,我们也就无能为力了,所以,还是希望她早点有个归宿。”

                        龚京红——我想留在学校

    就在我和胡校长在门外说话的时候,龚京红的“新家”的主人李明回来了,李明是龚京红的英语老师,毕业于河北唐山师范学院英语系。
    “李明是大学毕业生,人很善良,性格也很开朗,经常说笑,照顾龚京红能给她带来笑声。”胡校长说。
    “我觉得她挺可怜,一个孩子这么小就没有了父母,我愿意照顾她。”李明很坦诚地给我说。

图六:龚京红现在的“家长”——李明。


    我走到龚京红的身边,小心翼翼地问她:“这里好吗?”
    “挺好的。”龚京红背靠着李明,手里拿着自动铅笔,一脸的微笑。

图七:小姑娘快乐的背靠着李明。


    “这里好还是原来的家好?”
    “嗯……,都挺好。”稍微思考了几秒钟后,小姑娘脱口而出。

 

图八:小姑娘在思考。


    “如果让你离开这里去你姑姑家生活,你愿意吗?”
    “我也不知道,哪里都行。”
    “如果只能选择其一呢?”
    “我想留在学校。”
    “为什么?”
    “在学校老师和同学身边,我很快乐。”小姑娘说这些话的时候,没有任何的思考。

图九:小姑娘很坦诚地给我说着话。


    “如果有人要收留你,供你上学,你愿意去吗?”
    “嗯……我不知道,我没想过。”小姑娘不说话了。

图十:小姑娘不太高兴了。


    片刻之后,她又接着说:“我不去,毕竟不是亲生的,他们对我没有感情。”
    “感情是慢慢培养的。”
    “培养不出来的,培养出来也和亲生的不一样。”

图十一:小姑娘很担心别人对她不好。


    “那你自己打算怎么办?”
    “我就留在学校好好读书。”
    “你最大的理想是什么?”
    “嘿嘿,考大学……”说到考大学的时候,小姑娘笑出了声。
    “靠什么大学?想当什么?”
    “嘿嘿,没想过,不知道,就是想考大学。”

图十二:说到考大学,小姑娘面脸的笑容。


    “你在班里学习怎么样?”
    “她很刻苦,是班里前5名的学生。还是语文课代表,小组长呢!”尹老师在一旁告诉我。
    “你还是组长?”我笑着对龚京红说。
    “嘿嘿,副组长。”龚京红又一次笑出了声,有点不好意思。

图十三:说到自己是“副组长”小姑娘有些腼腆。


    在我和龚京红聊天的时候,看见了她桌子上的一个头饰,“这个是谁给你买的?”
    “妈妈”  龚京红回答的很简单,脸上的笑容没有了,微低着头。同时,把文具盒和一个发卡拿出来,“这也是我妈妈给我买的。”

图:妈妈给小姑娘买的东西。

  图十四:想自己的爸爸妈妈了。


    “这里还有什么东西是妈妈给你买的?”
    小姑娘从桌子上拿出了一本图画书,“这本书是妈妈给我买的。”我看见里面有她和父母的合照。

  图十五:与父母的合影。


    龚京红告诉我,照片是今年3月份照的,我看着一家人的照片,很难想象这么一个看上去很幸福的家庭就这样家破人亡了。

    我要离开的时候,问龚京红有没有记住我的名字,龚京红从口袋里找出我的名片捏在手里,没说话,但是笑着送我到门口。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