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宝级画家黄永玉的慈善故事
2007-04-16

 
烟斗、狗群、跑车、不讲价,黄永玉这个老头真的鬼

 搜狐博客      刘佑平  2007-04-13


 早就听人说黄永玉很鬼。

    前天(4月11日)下午,在离北京很远的通州一个乡下,我带秘书拜访了这个鬼灵精怪的老头儿,亲身感受了他的鬼。

    驱车一个小时后,才赶到黄永玉在乡下的家。由于早来了,我们就先把车停在他家外面,在他屋外转了好久,正好欣赏一下这个鬼老头的环境。

    北方的乡下,春天虽早来了,但远没有我们南方的春意盎然。黄氏的院子,孤孤零零地矗立在那个有点荒凉的郊野。

    远远地看,黄氏的宅第,很象我们南方早年未拆的地主家的大院子。其实比一般地主家的更漂亮,里面有亭台楼阁,走榭飞檐。听说,这院子是黄氏自己设计建造的。能弄这样一套大院子,这老头也真的厉害。可惜,这里的环境,没有南方的三水相衬,并不适合有这样一套院子。我倒认为,黄永玉是红豆生北国,或者南橘北移,有点搞错了方位。选择这样一个地方建他的大院,或者有点荒唐,或者太过大胆。

    下午三点,准时进门。迎接我们的大概是黄家的亲戚,一位从黄永玉老家湖南来的黄先生。黄家的院子里,有很多狗,一见我们就叫起来。这些个狗,有点还算温和,但有很多条的样子很凶,而且非常高大,不说是我秘书姑娘家,连我一个大老爷们,心里都有一点点紧张。

    以小人之心度老爷子之腹,老头儿是不是有万贯家财,想养狗儿来保护?或许是老头儿想给来访者一个下马威?或许只是老头儿特别喜欢狗。

    正在寻思之间,我们被领进黄氏大院后栋的会客室。黄家的院子,有两进,会客室在里面,我们是绕过前栋来到后面的。

    老头儿正在前面工作,我们在会客厅里稍候,趁机在随便参观客厅。

    第一眼看到的,是会客室东头茶几上放着的一大一小两个特别好看很有型的烟斗,烟斗是典型的黄氏风格,也是他的标志。看来这里是黄氏经常会客的地方。

    黄氏的会客室有很多有意思的东西,比如有老头儿与一个年轻女子的照片,像祖孙之照。有黄氏的版画像。当然也有一些书,比如《中文大字典》呀、《册府元龟》呀、《全宋词》呀。曾经看过老头儿在一篇文章里说自己很多书,不过今天在客厅所见,老实说很少,至少比我自己家少多了。或许,好东西他都藏在别处吧。

    黄氏会客厅最吸引人的,是一套桌椅和大屏风,很有一些像在故宫或者颐和园之类的地方见过的皇帝龙椅。椅子特大,屏风也很大,古香古色,地道的古典味和皇家气派。湖南人做事很绝,老想做世界上最大最绝之事,心怀天下,尽显王者之风,(比如在北京开个酒店,也要叫“湘临天下”)于黄永玉这里,我又一次感同身受。

    不一会儿,一个穿马夹的精巧老头儿从侧门进来,正是黄永玉。我们迎上去,互相握手寒喧。就坐喝茶,开始交流。

    原来听秘书说老头儿耳朵不太好,我讲话时特意往前奏,但椅子相距太远,他毫无禁忌,告诉我听不清楚。我搬个小凳,坐到他身边。他又示意我换到他左侧。

    (来之前,我们有电话告诉他,我们是来送邀请函的。)我称他“老爷子”,告诉他,我也是湖南人,我们是老乡(试图接近我们的距离,并似乎有一点点效果)。接着,告诉他:我第一次听到老爷子的名字,是一位朋友告诉我有关湘泉酒鬼酒的事,名字和包装都是老爷子的手笔;第一次见其形象,则是97年前后,岳麓书院开论坛,请老爷子作讲座。我清楚记得,那个时候,老爷子拿出一个长圈,展开来,竟然是他用毛笔写的讲稿。这是我第一次对文人的“书卷气”的形象定格。

    我们这次的来意,是想请他出席“善行天下·2007中国慈善排行榜”典礼。因为我们知道他给故乡的吉首大学捐建了一个博物馆,和许多文物。而吉首大学报给我们的数据,是请当地专家估算的,老头儿捐赠的文物书画,价值7000多万元。因此,虽然按照我们的严格限定,老爷子无缘上我们的榜(中国慈善排行榜不算实物),但组委会还是一致评他为特别贡献奖。因此,我请老头儿一定要给我们捧场,给做晚辈的以鼓励。

    看完活动介绍和邀请函后,再听完我的开场白之后,老头儿说:“我这个人不喜欢开会,参加活动,平时美术家协会的会都很少去开。我平时只是不停的画画。”但他表示愿意参加我们这个活动,因为我们是在扬善,在搞公益慈善事业,“这可是我今年参加的第一个活动。要不是你们远来邀请,我今年还不想参加任何活动。”

    “我不是什么慈善家,只是平时喜欢收藏,但收藏东西多了,又没地方放,就捐赠给了家乡吉首大学,做一个博物馆。当地政府也配套了建馆资金。这只是一个小事情,千万别把它夸大了。这个行为,也不是慈善活动,应该算一种艺术行为的延伸。”点燃烟斗,吸了几口后,老头儿反复讲,这个事情,只是他为了保存艺术收藏而采取的个人行为,不要宣传。

    一般艺术家、收藏家,达到一定的境界之后,就不会再为收藏品属于谁所有担心,他只会关心怎么样让这些东西传承下去,不再散失。我知道很多收藏家,开始时花大量的金钱收藏艺术品和文物,甚至很“小器”,别人不能动他的东西,但到最后却全部捐赠给国家。如嘉业堂的刘氏就是如此。从我读过的一些材料知道,为这个事情,黄其实是颇费了一番心思的。甚至建博物馆的主意,还是一个著名美国朋友为他建议的。文章中并把捐建博物馆这事,当作“大事”。对这种捐助文化事业的善举,我个人认为是未来中国公益事业的一个发展重点,甚至比一般的慈善救济都重要。

    他的烟斗时不时又开始冒出了缕缕烟雾,智慧也随烟源源而出。谈起慈善事业,黄永玉认为,随着国家的强大,有钱人多了,自然会慈善起来。“但慈善事业,只是解决一些小的问题,救不了多少人。真正要帮助人,还是必须国家强大起来,发展起来,国家出面解决问题,远比民间慈善捐赠要强。”80多岁的老头儿,考虑问题的角度很准,思维特别清楚,这让我很惊讶。

    我告诉他,现在中国的捐赠,也开始关注文化方面。比如冯骥才做了个基金会保护民间文化,有个地产商一下子就捐3000万支持诗歌发展。没想到老头儿的想法,比我想象的还豪放,“3000万,那太少了!中国的文化事业,需要巨大的公益资金支持。”可能人的境遇不一样,看问题的方法也不一样吧。老头儿如今早已画而优则富了,除了这个房子,但说在英国、法国等好几个地方有他自建的房子。

    老头儿的精神很爽朗,也健谈,不一会,三斗烟的时间(不到一个小时)过去了。虽然与这个老头儿交流,是一件很有意思也很受益的事,但我有点于心不忍占去他太多时间,打算早些结束谈话。秘书拿出《比我老的老头儿》请他签名,他大笔一挥,签得很潇洒。

    早听人说黄永玉是一个精明的商人,写字作画,要价很贵。据说给湖南卫视题个词,七八个字要了80万元。我想或许不至于吧,结束会谈时,就问他能不能给我们写四个字“善行天下”,当然我会尊重他。不出意料之外,他推了,推得很谦虚:“我的字写得不好看,就不写了。”

    好个精明的老头儿,好个鬼灵精怪的老头儿。不过,我还是很敬重他。

    走的时候,老头儿特意带我们从后栋穿过二进厅堂来到前栋大厅,参观他的画室。这里摆满了各种各样的雕塑和油画,自然都是出自老头儿的手笔。我对艺术是外行,无法领略其中的美妙,不过我仍能感受那些作品的冲击。

   

    在这里,老头儿和我们合影留念。

    院内,正厅前到院门之间,有各种各样的雕塑(有一些还在他的书里看过),当然也有他的红色法拉利跑车。来的时候注意力都对付那些狗去了,没有留意,出来的路上才匆匆欣赏。

    一直相送到院门口,老头儿才和我们挥手告别。

    回京的路上,我一直在想,黄永玉这个鬼老头儿,是中国传统文人的绝版,还是传统文人的创新?他的鬼是属于商业的,他的硬和大气,是属于湖南蛮子的,他的建筑风格和为人处事,又处处带有典型中国文人的印迹,惟有他的画和雕塑,我却不知道。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