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4-10 14:37:47 作者: 白晓威 来源:公益时报
孙杰在为学生讲解护眼知识
■ 本报记者 白晓威 文/摄
4月3日上午,河北廊坊一改前些天的沙尘弥漫,阳光穿过晴蓝的天空没有阻碍地照射到地面上,廊坊市第七中学的教学楼由于地面的反射光而显得格外明亮。
明亮不仅仅属于教学楼,教室里的众多学生也将受到明亮的“呵护”。由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劝募管理局、中国新农村工程管理委员会和全国学生爱眼工程组委会,联合主办的全国学生爱眼工程视光保健中心捐建项目启动仪式在第七中学举行,与此同时,廊坊市第二中学、第四中学、第一实验小学以及湖北、安徽等地区共80所中小学校的爱眼工程视光保健中心也正式启动。“爱眼工程”组委会表示,未来10年内将投入人民币60亿元,在全国的8万所中小学校捐建学生视光保健中心。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这是我们儿时对眼睛的理解,但是如今这扇“窗户”前,大多架上一副“凸凹镜”。去年发布的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报告显示,我国青少年学生、儿童的近视率已居世界第二位,全国城乡大、中、小学学生视力不良、视力低下检出率多年居高不下,小学生为31.67%,初中生为58.07%,高中生为76.02%,大学生为82.68%。与2000年相比,各年龄组的视力不良检出率均有所上升,且随年龄增加而明显升高。
据最新研究结果证实,现今除遗传或在光线不足之处近距离阅读造成青少年近视外,不良的生活习惯和生活环境都是造成儿童近视的重要因素。由于中小学生的学习压力大,没有充足的睡眠,长期将眼睛暴露在电视、电脑前,加上青少年阶段性的营养不均衡、偏食习惯,造成很多青少年学生视力不良。
而视光保健中心的建立将大大改善青少年视力不良的情况。在每个学校的视光保健中心里,都配备有视力的检查设备、爱眼护眼的教具教材,各种眼镜维修、消毒、清洗工具,可承担学生眼镜的基础维护服务。而且由经过培训后的学校保健室老师利用学生视光保健中心,长期对学生进行爱眼知识的普及教育,定期为学生进行视力普查,建立视力健康档案,并为佩戴眼镜的师生提供义务服务。据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劝募管理局局长、全国学生爱眼工程组委会秘书长孙杰介绍,工程将按照国际标准为每个学生建立视力健康档案,并且这个健康档案将放在学生的学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