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撑起残疾人心中的蓝天
2007-04-09
从1999年4月21日正式调任镇残联任理事长到现在,已近8个年头。“过去我是怎么也不愿意来做这份工作的,”台山市广海镇残联理事长刘怡辉坦言,“现在我已经不愿意离开这份工作了。”

“一家人的情况深深触动了我”

  “2001年是我对残疾人事业工作终生难忘的一年,也是我热爱残疾人事业的良好开端。”刘怡辉说,“陈景麟一家人的情况深深地触动了我。”

  那年,他接到本镇古隆村委会上报,称精神病退伍军人陈景麟的住房泥墙倒塌。在现场调查中,他发现陈景麟一家4口人,全靠其78岁的老母亲来支撑,两个小孩小学没毕业就辍学了,全家生活只靠政府发的带病回乡退伍军人每月定补的147元生活费。“当时我流下同情和自责的泪水,要知道,陈景麟家距离镇政府不过200多米的距离。”刘怡辉说。

  刘怡辉及时将陈景麟的情况反映到上级有关部门,在市残联及民政局的大力支持下,危房很快维修好了,又采取单位扶贫挂钩帮助的办法,帮助解决了两个小孩上学的问题。在广海自来水厂的大力支持下,现在,兄妹俩都初中毕业参加了社会工作。

  为摸清全镇每个残疾人的具体情况,2001年,刘怡辉利用3个多月时间,深入基层自然村,对残疾人家庭进行调研,掌握各个残疾人家庭第一手资料,记录全镇380名残疾人详细资料,并进行立册登记。在2002年版的该镇《残疾人员登记册》里,记者看到,每个残疾人的出生年月、家庭情况、自身能力等等都写得清清楚楚。在2003年9月出席全国残联第四次代表大会后,他再次调查了残疾人情况,对这个登记册又做了修改。

“忠心、爱心和同情心更为重要”

  “做好基层残联工作,紧紧依靠党和政府的大力支持固然重要,但是我们基层残联工作者的忠心、爱心和同情心更为重要。”刘怡辉说,“没有这三颗心,面对压力,我不可能继续做下去。”

  近年来,刘怡辉的主要工作就是走村串户,到这位残疾人家看看,到那位残疾人家问问。对一些家庭特别困难的残疾人,他每个月都要坚持至少去两次。当有困难的残疾人需要帮助时,他从来没有推辞和拒绝。

  “工作肯定苦,非常辛苦,但是,说实话,听到他们这些人发自内心地说感谢共产党感谢人民政府的呼声,我内心无比喜悦。”他说,“我也快退休了,希望能在这里继续做出一名共产党员应尽的贡献吧。就是退了休,我也会想办法帮助他们的。”

来源:《江门日报》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