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这头,外公在那头
2007-04-06

  又到一年清明时,我不禁又想起我那未曾谋面而遥在天国的外公——思念的泪水再也无法抑制地汩汩流淌……

  外公离开我们已9个年头了,但他对我的勖勉和奖掖却永远激励着我在人生道路上不断前进。

  记得小时候,妈妈时常会呆呆地坐在那儿想些什么,瞬忽间她的眼角已噙满泪水;也总觉得其他小朋友都有外公、外婆一起疼着、爱着,而我却唯有一个外婆,从不知外公在哪里,又长得啥样?后来,我渐渐长大了,也依稀从妈妈的嘴里得知一些外公的情况,原来他在海峡的那一头——台湾,对我而言那是一个陌生和遥远的所在。我不明白外公为何要背井离乡,独自一人前往那遥不可及的海峡彼岸而且不愿回来?最后,我终于明白,不是外公狠心和无情,而是由于众所周知的历史原因造成的这一幕人间悲剧……

  我看不到外婆年轻时的模样,我能看到的是外婆已年逾四十的照片,照片上的外婆绝对可以用“风华绝代”四个字来形容。可以想见当年风华正茂、年轻有为的外公如何对娴静秀美的外婆一见钟情,并很快坠入情网,希冀着共同演绎出一段才子佳人、琴瑟和鸣的人间佳话。但这一首完美的乐曲却在刚刚开始鸣奏时就在最引人入胜处戛然而止。由于时局动荡,外公不得不撇下年迈的外曾祖母只身去台,撇下年轻娇美且身怀六甲的外婆,撇下尚未出世的妈妈,撇下他们不久前刚刚许下的白头偕老、永浴爱河的铮铮誓言,撇下他深深眷恋的家乡故土和亲朋好友……哪曾料想!这一别竟成永诀,虽然近在咫尺,却如隔天涯,老母、发妻、骨肉从此再也无缘团聚!

  身体羸弱的外婆在伤心和惧怕中惶恐度日,造成孕期未满八个月就生下妈妈的后果。靠教书的微薄收入拉扯着年幼的妈妈艰难度日的外婆每每想起杳无音信的外公便禁不住泪湿衣襟。在苦等外公20年而又希望渺茫之后,外婆再也无法承受来自自身家庭和外界的种种压力而不得不选择改嫁。此时,妈妈交由外曾祖母抚养直至出嫁,生下我们兄弟姐妹4人。由于父母均属“黑五类”,因而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亦被剥夺了。

  在那个年代有海外关系是绝对不能启齿的,更别提去寻找台湾的亲人了,尽管外公在妈妈的心里无时或忘。直至1987年,海峡两岸终于打破长达38年之久的隔绝状态,妈妈收到外公从台湾转道香港寄来的第一封信件的情景至今仍萦绕在我的眼前,她的兴奋之情难以言表,我只听到她不停地念叨:“来信了!来信了!”她的脸上泛起异样的光芒,显得尤其迷人,我第一次发现妈妈竟然是如此的美丽和光彩照人。

  接下来的日子,幸福和满足感时时充溢着我们全家,只要接到航空邮件,我们一家6口就能兴奋一整天,尽管那贴着花花绿绿邮票并封着塑料袋的信件寄送周期很长,半个月甚至一个月才有那么一封,也足以使我们充满憧憬和希望,年幼的我也渐渐养成写信的习惯。1995年夏天,外公所撰五言律诗《秋瑾女侠》在鹿城区委、区政府与中华诗词学会联合举办的“鹿鸣杯”全国诗词大赛中荣膺三等奖,要求我代他去领奖并将所获奖金悉数捐赠给温州诗词学会。我参加完在温师院育英大礼堂举行的颁奖典礼后深受感染,便试着赋诗一首抒写当时的情景和自身的感受并寄给外公。20天后,我收到外公的信,他称赞我的诗立意新颖,构思精巧,只是还需在押韵与平仄方面多下工夫。外公的此番话对我是莫大的鼓励并使我最终走上文学的道路。

  然而,仅仅不到三年,从海峡彼岸传来的一个惊天噩耗令刚刚涉足文学的我几近崩溃——独居的外公因住处意外失火,于1998年5月27日凌晨不幸罹难。这对我而言不啻晴天霹雳,我无法相信这是事实,他写给我的41封信和无数通电话里的谆谆教诲言犹在耳;他说过一定会设法见上亲生女儿一面;他说过好想我能赴台湾陪伴在他左右;他还说过两岸最终一定能够统一……这一切的一切都还没来得及兑现,他怎么就这样匆匆地走了,如同当时撇下骨肉亲人一般,不,这不是真的!绝对不是真的!我不相信!不相信!……然而,任凭我怎么哭喊,终究我的外公只留下那几帧照片上的慈祥笑容和字里行间的无尚真情;留下亲生母女至死无法见上一面的人间悲剧……

来源:温州日报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