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ry.goodmood.com.cn作者:潇儿萧雨 2007-4-5 16:19:03
编者按:清明,说不尽的总关情……
花落花开,冬去春来,不觉又是一年清明来。
幼年心灵里模糊关于清明的记忆在今日却又更加清晰起来。
记得在家时,看到柳条快绿了,就知道清明快来了。于是便常常跑到家门口看那棵有些沧桑的柳树。想想那时,真是一种极大的期盼,虽然现在想来,真的不知道是期盼什么。
老家每逢清明节都有插柳条的习惯,据说可以避邪。把刚刚翠绿的柳条插在各个门口的两边,细弱柔韧的柳条招摇在春风里,也算是一道温馨风景了。现在想来,大概是农村朴实的人们,为了迎接新一个春天所做的标志吧。
于是清明的前一天,还没放学,孩子们心就在外面了。放学后,便一股脑的跑向离家并不近的河边。那时原本清净的小河边顿时就热闹了,柳树上蹲满了折柳条的孩子,有的在上面折,有的在下面捡,吵吵闹闹的倒也热闹。
天黑了,孩子们还兴致盎然的在树上折呢!不知道要把多少心愿折在这细细的柳条上……
清明那天,我还没起床呢,母亲便把鸡蛋煮好了。趁母亲不注意,从床上跳下来,飞快的抓两个烫烫的鸡蛋,放在枕边,然后用红红的颜料染啊染啊,一会儿枕头上,被子上便都红红一片了,还有两个红的发亮的红鸡蛋……
然后被母亲拎着耳朵起床,却见院里的树上早已挂好了秋千。迫不及待的坐上去,飘啊荡啊,被父亲送过高高的屋顶,似乎飞入云里。闭上眼睛,心便轻飘飘的飞扬。一阵孩子的欢笑飘荡在一个并不富裕的农家小院里。
现在想来,那种童稚的温暖和情趣已离我远去了吧!
父亲不会再为一个20多岁的大女儿挂秋千,女儿也不会再缠着父亲陪我荡秋千了。
时光如水,让曾经的稚儿渐渐长大,却也让曾经年轻的父母变的沧桑,变的更加慈爱。只是最近几年的清明节,我却是一个人独自在外,不知道家里的门前是不是柳条绿了,是不是门口两边还有被春风吹荡的柳条,还有那装满母亲爱意的红鸡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