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MSN 来源:北青网综合 (2007/03/28 16:02)
近日,甘肃省兰州市68岁男子杨父在香港跳海自杀 。追其原因是其女——华仔超级粉丝未能得到华仔单独会面而致,欲以此示威,付出了惨痛代价。针对此事,社会各界给与了广泛关注,并引发一系列的讨论。
明星观点:
杨千嬅﹕是一个悲剧
“惊人?那么(死者的)女儿如何呀?如果因见不到偶像而自杀,我觉得系一个悲剧,好可惜!我认为现在最重要是看看如何去帮助女儿!”
张敬轩﹕父母太溺爱
我认为是这对父母太过溺爱女儿。其实父母可以购买偶像演唱会门票给女儿接触偶像,或可让女儿写信给偶像,这样会较积极。其实歌手本身也不希望歌迷受伤,发生这些事情,会令歌手留有阴影。”
张继聪﹕不要太激进
“觉得这宗事件是悲剧,歌迷希望与自己喜欢的歌手、演员见面(好平常),但千万不要作出太激进的行为,令一件原本是开心的事情变成悲剧。”
网友发言:
人世间最珍贵的感情就是亲情,这位歌迷父母的历程让人感动,父亲是真正的英雄,他的生命将唤来阳光,将挽救千万家庭。
身为教师,如此的毫无理智,作为人父,不好好引导孩子,为人师、为人父都是极其失败,可怜、可悲,哀其愚蠢,鄙其不自量力。
要亲人付出生命?满足自己的欲望。悲哀!!!
专家评析:
追星”热作为一种独特的社会现象,尤其是作为青年中的一种流行时尚,它的出现与蔓延有其特定的社会基础、文化氛围、价值观念和心理机制等方面的一系列动因。
“追星”现象,对于一个个体而言是一种青春期的独有现象,而对于一个社会而言却是一种复合性现象,换言之,“追星”现象是社会发展、文化氛围、价值心态与青年特点这几种因素综合作用下的产物,是开放社会、现代社会的必然现象,不值得大惊小怪。然而,它确实对社会、对青年带来了消极影响。我们需要考虑的是,如何从诸种因素的角度来建构将“追星”现象导向更具合理性方向的现实机制。
笔者认为,从追星这方面来讲,每个人都有权力崇拜一个人,不管是因为他的歌声还是其他方面吸引了你,只要不伤害他人,摆正心态,因为明星都有我们可以学习的一面,他会促使你往积极的一面发展。但是不可以盲目的去追星,因为它可能让你失去理智,造成一生的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