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亲情的母爱
2007-03-28
  3月18日,女税官王莹走进南通电视台“瑞慈杯”2006年十大真情故事评选颁奖晚会,用她那份超越亲情的母爱感动了无数观众。7年来,她先后资助12名贫困生,金额近3万元,帮助5名学生圆了大学梦;她还收养2名失去父母的孩子,用“胜似亲情的母爱”担负起他们生活、教育的责任。

  王莹是如皋国税局一名普通干部,回忆起

与助学结缘,她清晰记得那是2000年初的一天,如皋团市委在街头开展青年志愿者宣传活动,恰好路过这里的王莹停下了脚步,并当场填写了表格。两天后,王莹接到一个电话称,如皋郭园镇潘桥村有一个可怜的孩子需要帮助。尽管没有更多具体的信息,但出于母亲牵挂孩子的本能,王莹很快找到孩子所在学校,了解了他的身世。当年14岁的吴大军,父亲去世、母亲出走,他由伯父家收养。出于同情和怜悯,王莹给大军买来衣服、食品,并送给他英语复读机和磁带教材,鼓励他好好学习。后来,为了更好地照顾大军,王莹索性把他接回了家。

  大军与王莹的儿子一般大。这些年来,两个男孩过着一样的生活,穿同样品牌的衣服和鞋子,享受着相同的关爱和教育。随着时间的流逝,两个孩子都在健康成长。在王莹的深沉母爱、苦心教育下,他们一个又一个人生目标得以实现:初三那年,大军获得省物理竞赛二等奖;中考时,两个孩子双双录取如皋中学实验班;高考时,一起超过本一分数线,大军还获得南京航天航空大学“本硕博连读”资格认定。面对两个大学生的沉重经济负担,懂事的儿子主动提出与大军一样去办助学贷款。

  当大军手捧大学录取通知书时,王莹最先想到的是大军深埋心底的思念——寻找出走多年的亲生母亲。为帮助大军了却心愿,王莹不辞辛劳,带着他踏上千里寻亲路。几经周折,终于在安徽一个偏僻的村子里,找到了大军苦苦期待了11年的妈妈。当王莹把20岁的大男孩带到生母面前时,他们四目相望,却互不认识。在王莹的贴心劝导下,岁月造成的亲情隔阂冰消雪融,母子终于抱在一起、哭成一团。

  母子相认后,大军变得更开朗了,也更懂得关心体贴别人,对王莹的感情也比以前更深了。他主动向王莹提出,想帮帮当年跟着生母离家的弟弟,因为弟弟初中没毕业就辍学打工了。于是,王莹又把大军弟弟接回家,像以前教育大军和儿子一样,用爱心、耐心重塑另一份人生。

  回首往事,王莹最愿意和孩子们分享成长的快乐。她说:人生的价值会因为你对生活的真情付出而不断增值!

来源:南通日报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