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差异不是"同命不同价"的理由
2007-03-15
 
2007年01月03日 07:41:31  来源:新华网发展论坛


网民关注话题之一  广州律师上书全国人大呼吁城乡同命同价

    最高院的《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在实施中,出现了许多在同一事故中“城里人比农村人命金贵、同命不同价”的情况。广州律师周玉忠认为,这在客观上造成了人与人的不平等,并且这种规定与宪法、法律相抵触,应立即予以修改或废止,并于元旦上书全国人大常委会,请求常委会对《解释》进行审查。(来源:新快报)

 以经济收入为标准的死亡赔偿金带有严重的歧视性,是一种人身损害赔偿的二元标准,是中国城乡歧视、身份歧视的延伸。从法的本意上讲,不能因为身份区别而扭曲法理判断,否则,法律的公正性从何体现?

“同命不同价”既与宪法相冲突,也违背了现代社会人人平等的理念,是对法律公平性的严重践踏,这也是一切社会歧视的催化剂,长此下去不利于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必须坚决抛弃这种歧视性规定。

“同命不同价”是人为地制造城乡差别。如果仅仅以生活成本为标准裁断赔偿金的话,那么被赔偿者可以要求到城镇去生活以提高生活成本,如果这样,赔偿金是否应该有所变化?看来,所谓生活成本只不过是借口而已。不可忽视的是,这种制度缺陷却为一些人逃避责任提供了可能。

宪法明确规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维护宪法权威就应当建立无城乡差别的人身损害赔偿制度,逐步完善我国的侵权民事赔偿责任制度,才能保证城乡居民实质上的平等,才能解决“同命不同价”带来的危害。

网民关注话题之二  高强:今年将制订医改方案 加大投入维护公益性质

    国家卫生部部长高强1月1日透露,今年将积极研究制订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方案,从创新体制机制入手,加大政府投入,严格执业监管,维护公益性质,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控制疾病流行,减少疾病发生。(来源:中新网)

在某些大城市,一个大医院的医生治疗普通感冒还不如一个乡村医生治疗同样的感冒来得快、来得彻底,更何况大医院的费用还要高很多。要减轻患者的负担,不但要降低药价,还要规范诊疗程序,整顿小病大医、动辄化验透视的奢侈医疗风气。

医疗体制改革必须大力发展公共卫生事业。可以建立并完善农村医疗体系,发展社区医院,让群众能“花小钱看大病”,解决普遍存在的“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从根本上解决群众“看病难”问题。

许多大型医疗机构缺乏有力的资金支持,转而进入“以药养医”的误区。因此,政府要加大对公共卫生事业的财政投入,同时建立相应的财务监督机制,堵住医院违规收费的渠道。

医改标志着“以药养医”局面的终结。医院要在改进服务和提高医术水平上下功夫。医生要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观念,改善服务态度,处处为病人考虑,使病人以最小的经济付出获得最大的利益。

网民关注话题之三  1.5亿农村娃上学不用再交钱 1日起已全免学杂费

    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基础室副主任汪明介绍,从今年起,中国农村中小学生全部免收学杂费,此举将惠及近1.5亿名农村娃。免除学杂费后,平均每个小学生年减负140元,初中生年减负180元,贫困寄宿生可减负500元。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子女的学杂费用对大多数农民家庭来说仍不是一笔小数目,尤其是一些贫困家庭更无力支付,许多学龄中的儿童因此失学、辍学。中小学生全部免收学杂费的政策体现了中央对农村、农村教育的关心和重视。

少年强则国家强,如果部分农民子女因为学费问题失学,无疑是国家的巨大损失。免除学杂费,不但这些孩子则可以继续学习,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家庭的负担,农民可以把省下的钱用于其它的生产劳动,有利于农村各项建设的开展。

免除学杂费,是大快人心的好政策,但要防止政策在具体执行过程中被异化,防止新的变相收费项目的出现。因此,必须严格控制学校的其它收费项目,地方政府相关部门要严格监督把关,真正把这项利民措施执行到位。

农村义务教育的实现,并不仅仅是免除学生学杂费的问题,还要保证教师收入的正常化。免除学杂费后,教师工资可能会出现经费缺口,中央、省、县之间的财政分配情况必须分清楚,鼓励教师投身农村中小学教育并采取措施维护教师利益。

网民关注话题之四  成都:先敬礼再告知 城管执法以礼服人

    2007年1月1日,成都市城管局一、二、三分局近百名执法人员在新年第一次执法行动中率先执行“执法先敬礼”规定。此举意味着,从即日起,凡是在成都市城区范围内开展街面(现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执法人员均将严格按照先敬礼、告知,再执法的程序进行规范化执法。(来源:华西都市报)

城管执法的对象主要是为生计而奔波的百姓,因此在执法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方式。以往出现的城管执法的窘境是其态度和方法过于强硬和单一造成的。城管敬礼再执法,是执法的文明和进步,值得肯定。

城管敬礼的举措的确比较好,可是公正执法才是最关键的,不要把敬礼作为“一场秀”。城管在执法中要杜绝野蛮、粗暴的执法方式,多和小贩换位思考,从真正上消除城市管理中的不和谐因素。

敬礼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城管应该树立文明的执法理念,尊重小贩,必须从心理和行为上做到执法文明,疏导与治理相结合,让被执法对象心服口服,共同维护城市形象。

改变城管的形象不能靠简单的“敬礼”,仅靠成都的城管文明执法也是不够的。要改变整个执法队伍的形象,关键在于整个执法队伍的人员首先要有服务意识,提高自身素质,然后才是文明执法。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