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穷人的银行家》
2007-03-12


literary.goodmood.com.cn作者:荷年荷月 [作者文集] 日期:2007-3-11


寒假的时候,三叔拿回来很多报纸。最多的是《潍坊晚报》,其次还有《金融时报》。也就是从《金融时报》上看见了关于2006年诺贝尔和平奖得主的穆罕默德·尤努斯的事迹,因为他在1976年开始,1983年创办的格莱珉银行(又名乡村银行)。就是这个银行颠覆了几百年借贷规则,此银行是专门为穷人服务的,也是为穷人拥有的,贷款的人无需抵押担保,而且全部是小额贷款。这看起来,像是一个现代乌托邦的理想,却着实在当今世界上试验成功了。

作为孟加拉国(1971年,脱离巴勒斯坦独立)吉达港大学经济系主任的尤努斯教授,在美国范德比尔特大学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在美期间,关注着自己国家的动向。在国家刚刚取得独立之后,他立刻回国,加入到建设祖国之中。但,在大学之内与大学之外的世界却开始迥然的发生变化,当一次,他看见一个贫穷的妇女受到中间人的盘剥时,他突然萌生了一个小小的念头:怎样改变穷人的境地。当即,他拿出了27美元发给42个妇女。这样,她们就可以自己去购买生产资料,编制出的物品可以去市场上出售了。 
  
刚开始,我关注的是银行怎么盈利的问题。刚起步的时候,要获得各种捐款,从世界上各种基金会,其中,福特基金会给与了一如既往地支持。然后,是世界银行,还有孟加拉政府。能够获得这些组织的捐款跟尤努斯教授的声望不无关系,起步的时候,在一个小乡村里面试验,组成五人小组。跟传统的银行不同,格莱珉的假设是,贷款人都是讲信用的。尤努斯教授还总结道,借贷也是一种人权。关于,其他机构贷款之前的培训,他说,培训技能是无益的,因为穷人们既然还活着,就已经说明,他们的生存技能是过关的,只是缺乏机会,而贷款给他们就是一个唯一的机会。

尤努斯教授要看到的是一个没有贫困的世界,没有人被描绘成穷人的世界,每个人的基本需求都能得到满足的世界。为什么,这样一个人,出现在孟加拉国?如同特雷莎修女出现在印度。同时处在亚洲大陆上的我们呢?20世纪90年代在云南曾经有一个小额贷款的项目,但最后不了了之了。最近,在报纸上看见过茅于轼在陕西的试验,杜晓山的理论研究。我都希望他们能够成功,能在和谐的春风里真的能给那些真正需要的人送来温暖,救人于危难之际。 
   
关于底层,很早看过余杰《底层体验和体验底层》。他似乎在那里呼唤人们关心在贫困线上挣扎的民生真况。但慈善机构的施舍跟福利救济是同出一辙的,并非能使穷人真达到自雇自谋到摆脱贫穷的命运,他们需要一个机会,但机会并非布施之道。底边阶级,作为一个新的词语,有乔健提出,许倬云也言:底边者,法礼外。底边阶级属于主流之外,在身份认同上他们愿意向主流社会靠拢,但每每遭遇歧视,以至于,他们自己也觉得自己真非主流可以容纳。而一旦融入之后,他们却开始否认以前的底边身份了。 
   
前几天,看了电影《盲井》,震惊于煤炭生产之中的黑暗。靠杀人赚取抚恤金的俩人,把一人父亲砸死后,又骗到了其子来,在人性、良知与利益的冲突里,张弛的矛盾,心理上的变化,淋漓尽致的凸现开来。在这个影片上,心理的天平该往哪里倾斜呢?矿主那险恶的嘴脸让人倒胃,他俩的行径并非可取,但现实之中,并非缺乏。仅仅是为了金钱吗,当触及到存在的意义时,显得并没有意义的流通资本。这就是影像里面的小人物,却是一个大世界,一个有机体上的暗疮。 
  
有感于这类的事,晚上的时间,我重新拜读了莫泊桑《项链》与列夫·托尔斯泰《穷人》。对于文学作品的赏析,还会印象起高中时最经常遇见的《永远的蝴蝶》。《项链》里面的玛蒂尔德经历的变迁,《穷人》里面的西蒙之死,桑娜与丈夫面对西蒙遗留下的两个孩子相同的态度。可惜,这些大作那时竟没有体会出其中深远的人生况味来,没想到今天读完了《穷人的银行家》才激活了,也算是迟到总比不到好吧!

相关专题 

从“成都老板”到“尤努斯”

茅于轼:我比不上尤努斯[图]

中国应有自己的“穷人银行”

瑞安尝试中国式“穷人银行”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