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权发布:2006年美国的人权纪录(7)
2007-03-09


2007年03月08日 09:34:34  来源:新华网 

 
    美国公然违反《日内瓦公约》,在伊拉克战争和阿富汗战争中系统地虐待囚犯的暴行早已臭名昭著。据法新社2006年2月21日报道,美国“人权第一”(Human Rights First)组织向英国广播公司《新闻之夜》节目提供的一份报告显示,从2002年8月至今,已有98名囚犯死于美国在伊拉克和阿富汗设立的监狱中
。其中34人死于蓄意杀害,11人死亡原因可疑,8-12人被折磨致死。人权观察2006年7月发布报告说,驻伊拉克美军仍对其羁押的嫌犯实施经常性的酷刑及其他非人道刑罚和折磨,包括拷打、痛苦折磨、长时间罚站和不让睡觉、经受骤冷骤热的摧残等。审讯人员被上级告知,为了让羁押犯开口,可以不遵守《日内瓦公约》。伊拉克CAMP NAMA中的羁押犯没有按照国际公约在国际红十字会登记,这些人被剥光衣服、严刑拷打。美军还把囚犯当作射击游戏的活靶子。大赦国际2006年5月发表的报告表明,目前,在伊拉克仍有14000人在没有被起诉或审讯的情况下被囚禁。2006年2月15日,澳大利亚特别节目广播事业局(SBS)公布了美军在阿布格里卜监狱的10多张照片和视频剪辑,包括一名男子被割断喉管;一名男子左前臂有烧伤和霰弹射中的痕迹;一间审讯室布满血迹;一名男子身上覆盖着自己的粪便,显然已精神失常。美国陆军“刑事调查部”收集了2003年10月18日至12月30日记录下来的1325张虐囚照片和93段虐囚录像、546张伊拉克囚犯尸体照片等资料。(注90)据《纽约时报》2006年12月报道,一名叫Donald Vance的在伊拉克的美退伍海军人员于4月被美军误抓,被关进巴格达的CAMP CROPPER拘留所。在被关押的97天中,他常常被蒙上眼睛,戴上手铐、脚镣,严刑逼供,晚上牢房一直开着灯、高声播放音乐,使其难以入睡。拘留所不允许拘押犯与外界通话或找律师申述案情。《纽约时报》披露了美军一个高度机密的拘留中心虐囚的内幕,包括美军精锐特种部队6-26特遣队将巴格达附近一座前萨达姆军事基地改建成一个高度机密的拘留中心,并将原来一间酷刑室改建成名为“黑屋”的审讯室,在这个没有窗户、漆黑一片的房间里,美军用枪托殴打囚犯。

    据英国《独立报》报道,美军设在关塔那摩军事基地的监狱关押了约460人,其中有几十名少年,有的只有14岁。据估计,有超过60名被关押者被捕时未满18岁,一名被单独监禁7年的叫做穆罕默德·加拉尼的少年被控参与了“基地”组织1998年在伦敦的阴谋,但他当时只有12岁,2001年被捕时只有14岁。(注91)另据《华盛顿邮报》报道,2006年5月30日,关塔那摩军事基地监狱75名囚犯因美军虐待而集体绝食。2006年6月10日,该监狱3名犯人用床单和衣服拧成绳索上吊自杀。(注92)这次自缢死亡的沙特籍囚犯本·沙曼的家人披露说,被运回的本·沙曼的尸体没有大脑、心脏、肝脏和肾脏,其表兄认为,这些器官被取出,显然是为了掩盖死亡的真正原因。而另一名沙特籍死者的父亲发现儿子的尸体上有很多挫伤痕迹,可能是被绞死,而非自杀。大赦国际发表声明称,自杀事件已经成为对正在恶化的美国人权纪录的控诉。联合国人权专家纷纷谴责美国无限期、无理由拘押众多囚犯缺乏法律依据,其虐囚行为严重违反国际法和有关国际公约。

    2006年10月17日生效的“军事委员会法案”,允许对恐怖嫌犯使用更严厉的审讯手段。联合国促进和保护人权及基本自由问题特别报告员Martin Scheinin 就该法案发表声明称,“军事委员会法案”中的许多条款违反了《日内瓦公约》和《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中有关公正审判、外国人司法保护等一系列规定。(注93)

    美国无视国际公认的人权准则,肆意践踏别国主权和人权的行为受到联合国以及全世界爱好和平和正义的国家和人民的一致谴责。2006年7月,联合国人权事务委员会第87次会议对美国在海外严重侵犯人权的行为表示关切,该委员会对美国的安全政策、秘密拘捕并长时期任意秘密关押行为、残忍虐囚、在反恐战争中未能遵守国际公约等表示关注并提出了审查意见。2006年6月14日,联合国5名独立人权问题特别报告员在日内瓦发表联合声明,再次呼吁美国立即关闭关塔那摩军事基地拘留中心。(注94)

    美国打着“维护人权”的旗号公然违反人权的做法严重损害了美国的国际形象。2007年1月23日,英国广播公司对外部公布的一项对18个国家的约1.8万人的民意调查显示,大约73%的受访者不赞成美国政府处理在伊拉克军事行动的做法;49%的受访者认为华盛顿在国际上主要扮演负面角色;认为美国在国际上主要发挥积极作用的人比上年下降7个百分点。加拿大全球舆论调查公司负责人道格·米勒说,虽然调查没有直接说明原因,但是,对美国形象的负面看法主要源自美国对中东事务的干预以及美国所宣扬的价值观和所作所为“言行不一”,比如在关塔那摩基地的虐囚行为。    

    发表《国别人权报告》对其他国家进行“点名羞辱”(name and shame),是上世纪下半叶美国政府适应冷战的需要而实施的一项国际战略,是冷战思维的一种典型表现。这种利用人权问题干涉别国内政、制造国际对抗的做法,不仅违反主权平等、不干涉内政等公认的国际法准则,而且与国际社会要和平、谋发展、求合作的大势所趋和人权领域主张对话、反对对抗的时代潮流完全背道而驰。美国将自己凌驾于其他国家之上,对自身存在的严重的人权问题讳疾忌医,而对其他国家的人权状况喋喋不休地进行口诛笔伐,充分暴露了其在人权问题上的双重标准和霸权主义。我们敦促美国政府正视自身的人权问题,改正在人权问题上的错误做法,停止利用人权问题干涉别国内政的霸道行径。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