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红螺寺内遇弘一[组图]
2007-02-26


红螺寺内遇弘一


/

 

在这个有史以来最温暖的春节里——正月初六——我和妻女来到京郊怀柔红螺寺。

妻妹一家一直来此烧香还愿,经年不断。这次,我突然也想到此一游。

红螺寺——久闻其名,今见其形。

然而好生奇怪的是,如此著名的佛教圣地,却全无僧侣身影。我去过国内很多佛教寺院,还是头一回遇见红螺寺这种无僧住持却香火旺盛的奇特现象。

后问红螺寺内看厕所的一位老者,此为何故?老者说,红螺寺不归宗教协会管理,否则便会派驻僧人。

现如今的红螺寺系由旅游公司全权经营,其管理归属自然是旅游局等部门了。

 

红螺寺外锣鼓喧天,红螺寺内香客盈门。

于不经意间,偶遇弘一大师。古朴、淡定、慈悲、温婉的弘一书法遍布寺内。我万没想到这里有多处楹联为弘一大师所书,惊喜异常。

天王殿前,大师书:常乐慈悲性欢喜,其心善软恒清凉。

天王殿后,大师书:常护诸佛法,恒涂净戒香。

三圣殿前,大师书:世间烦恼皆令尽,菩萨功德无有边。

祖师殿前,大师书:常得出家修净戒,普为众生作世灯。

在另外一些侧殿门前,也多见弘一大师之书,如:一即是多多即一,文随于义义随文;神通应现如光影,法轮真实同虚空。

 

 





 


 

 



红螺寺始建于东晋,扩建于盛唐,原名“大明寺”,明正统年间易名“护国资福禅寺”,因红螺仙女的美妙传说,俗称“红螺寺”。

    红螺寺始建于东晋穆帝永和(公元345-356)年。晋怀帝永嘉四年(公元310),西域高僧佛图澄东来中国传教,受到后赵皇帝石勒、石虎叔侄的优礼。据《高僧传》记载,佛图澄在后赵弘法30余年,先后建寺达893所,红螺寺即其中之一。

红螺寺为十方常住寺,是我国北方最大的佛教丛林,千年来一直是佛教圣地,寺院内历届主持多有皇家命派,高僧频出,佛法超凡。金代有著名的佛觉禅师,元代有云山禅师,清代际醒(梦东)(1741-1810)大师主持红螺寺,创建红螺净土道场,佛教更为兴盛。

公元1694年,康熙帝曾驾临红螺寺。

公元1887年,即光绪二十三年,时年26岁的印光禅师闻红螺寺为专修净土的道场,便不远千里从湖北竹溪莲花寺来红螺寺参学悟道。他如饥似渴地攻读净土宗第十二代祖师际醒大师传授的遗经,立志一心念佛,六年后净业大进。后往浙江普陀山法雨寺,再后又至报恩寺,开始对众开示,并设立净土道场。为此,世上留下了:“南有普陀 ,北有红螺”之说,印光大师也被誉为民国以来第一尊宿,列为净土宗第十三代祖师。

着重精严刻苦戒行、被世人推崇为中兴南山律宗的第十一代祖师弘一大师为印光大师弟子。当年,弘一大师最崇拜印光大师,曾多次要求师事印光,屡遭婉绝,终被接纳。他在民国十三年(1924年)致王心湛居士函中,表述了对印光大师的敬仰:“……朽人于当代善知识中,最服膺者惟光法师。前年尝致书陈情,愿则弟子之列,法师未许;去岁阿弥陀佛诞,于佛前燃臂香,乞三宝慈力加被,复上书陈请,师又逊谢。逮及岁晚,乃再竭诚哀恳,方承慈悲摄受,欢喜庆幸,得未曾有矣。”

弘一大师一生于印光执弟子礼甚笃,成为近代僧界佳话。叶圣陶先生曾亲见弘一大师甚恭于印光大师,在其著文中说:“弘一法师是印光法师的皈依弟子,故一方敬礼甚恭,一方颠头受之。”

嘉言懿行书红螺,师徒圣辉耀名寺。

可惜的是当代红螺寺红火的只是旅游经济,而发扬光大佛教文化已断乎不可能,佛教真义于此仅徒其表矣。

 

2007226

 

 



一家三口游红螺

女儿第一次进寺院,第一次上香



点香



敬香三支



跪拜



行功德



红螺寺庙会表演:簸箕舞


红螺寺庙会表演:舞龙灯

"猴摞着"逛庙会

相关专题链接:

公益访谈:一轮明月洗我心

公益访谈:人天楷模——弘一大师

公益行动:大爱慈悲,永不言弃

爱,就是慈悲——电影《一轮明月》观后

一部电影,一轮明月

大德高僧:注学 持戒 济世 ——《一轮明月》观后

一轮明月耀天心

弘一大师书法《佛说阿弥陀经》

《弘一大师手书格言》序

弘一大师在俗世的最后一年

弘一大师著述:人生之最后


资料:电影《一轮明月》基本情况介绍

资料:影片《一轮明月》幕后制作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