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评价邓小平:在独特历史关头他无法取代
2007-02-09

央视国际 cctv.com  2007年02月09日 08:03 
     
    [内容速览]高志凯在上世纪80年代为邓小平做翻译工作,他在回忆邓小平时说在那个特殊年代,独特的历史关头,邓小平是独一无二、无法取代的。他是中华民族的先知。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资料图片:1985年 邓小平会见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

资料图片:邓小平会见基辛格。(作者:徐建中)

    上世纪80年代,我有幸担任邓小平的英文翻译,多次陪同他会见各国政要。到了1987、1988年间,为了彻底废除终身制,为了给年轻一代领导人提供更多的领导机会,邓小平多次提出今后不再接见外宾了。

    有一次我陪同邓小平会见外宾之后,邓小平对在场的外交部领导再次提出:“今后不用再给我安排会见外宾了。”邓小平稍加停顿之后,又补充说:“除了两个美国人,一个是尼克松,一个是基辛格。尼克松来,我要请他吃饭。基辛格来,我要跟他见面。不忘老朋友嘛。”由此可见基辛格在邓小平心中的重要性。

    上世纪80年代,我多次见过基辛格博士,包括于1985年和1987年两次陪同邓小平会见基辛格博士。在邓小平去世之后的岁月里,我也有多次机会同基辛格博士会面,但是大多都是行色匆匆,并无机会细聊。2006年10月11日和12日,由基辛格博士担任主席的美国国际研究与战略中心在中国外交学会的协办下,在北京召开题为《关注中国》的重要会议。当时正值召开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朝鲜刚于10月9日进行了核试验,联合国正在审议推选韩国外交通商部部长潘基文担任联合国秘书长。一时间中国和东北亚再次成为整个世界关注的焦点。基辛格博士在这个关键时刻再次访华,意义非同一般。

    我应邀出席了这次重要会议,并在会议上做了一小时的报告,专门介绍我国的科教兴国战略。基辛格博士亲自担任会议主席。

“红色摄影师”述说小平逝世

    曾贴身拍摄邓小平12年摄影师说小平同志作为一个大国领导人的政治胸怀,外交风度,不同于其他人的伟人形象,而我力求还原一个真实和人性的邓小平。

    “这12年,邓小平迎来了他晚年的辉煌。这12年的拍摄我深感必须把握一个原则,就是要原汁原味地反映出他作为泱泱大国领袖的风采,同时也要反映出他作为常人的一面。在中国现代历史上,领袖人物和他们的形象,曾经被神话,而我力求还原一个真实和人性的邓小平:一方面他作为一个大国领导人的政治胸怀,外交风度,不同于其他人的伟人形象;另一方面他作为丈夫、父亲、爷爷的那种慈祥、温馨和幽默。”

——杨绍明

    我与基辛格博士再次重逢,感到格外高兴。基辛格博士头发全白了,充满智慧的硕大头颅深深地陷入他那宽阔的肩膀,步伐略显迟缓,毕竟他已是83岁高龄了,唯一没有变化的是他那低沉迟缓的带有浓重德语口音的声音,每次发音,似乎整个胸腔腹腔都在协助他的咽喉工作。我带来了上世纪80年代我陪同基辛格博士两次访问中国的几幅珍贵照片,包括邓小平接见基辛格博士的照片。我们一起翻阅着老照片,往事涌上心头,恰有一种穿越时空的异常感觉。

    基辛格博士仔细端详着照片里的人物。伸手指着邓小平,不断地说:“他是伟人啊!他是伟人啊!”他又指着照片中的我,拖着他那深沉缓重的低音诙谐地说:“那个时候你很瘦,我也很苗条,20年过去了,我们共同发福了。”我们哈哈大笑起来。基辛格博士在照片上一一签字留念。

    我在发言中,回忆起当年邓小平力挽狂澜,推行改革开放,把中国带上了一条崭新的康庄大道。我把1978年之后的中国比喻成“新新中国”,而“新新中国”从1978年至今,只用了28年的时间,就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我演讲完毕之后,基辛格博士用他那特有的历史眼光跟我们说:“1971年我对中国进行了秘密访问,为打开中国的大门作出了贡献。当时美国政府禁止美国人买中国货。1972年,为了配合尼克松总统访问中国,作为一种友好姿态,我们决定允许每个美国游客可以购买100美元的中国货,但是只能在香港购买,因为那个时候中国内地真的是没有什么东西可买。”他稍事停顿,略加思考后接着说:“当时如果有人跟我说,中国30多年后会取得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一定说他是个疯子。”

    基辛格博士接着对我们说:“邓小平第三次复出之后,我来到中国,拜访了邓小平、华国锋和叶剑英元帅。当时邓小平描绘的中国,给我们展示了一幅全新的前景……即便是当时听信了邓小平的说法,我们也很难相信他所说的这一切都能够实现。但是邓小平说到做到。他说到的全都做到了。”

    基辛格博士话锋一转,侧过头来问我:“高先生,你陪同我两次会见邓小平。我要问你一个这些年来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邓小平改变了中国,这是事实。但是只有邓小平能够做到这一点吗?当时如果不是邓小平,而是换了别人,那么中国也能够取得这样翻天覆地的变化吗?当时如果没有邓小平,中国今天会是什么样子呢?”

    20多年来,特别是在离开邓小平的岁月里,这恰恰也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没想到基辛格博士在大会上向我提出了这个问题。我对基辛格博士和与会者说:“这个问题我也思考了很久。我认为,在那个特殊年代,在那个独特的历史关头,邓小平是独一无二的,邓小平是无法取代的。没有邓小平,就没有‘新新中国’。没有邓小平,就没有今天中国的光明。我认为,邓小平不仅是中国杰出的政治领袖,邓小平也是中华民族的先知。而先知是无法取代的。”

    基辛格博士和与会者对此报以热烈的掌声。

    谨以此文纪念邓小平去世十周年。(作者为邓小平上世纪80年代的翻译;现任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兼总法律顾问 高志凯)

[相关链接]

邓小平最后时刻的留言:该说的都说过了

美国《时代》:邓小平改变了世界

邓小平登上时代杂志亚洲英雄榜

安哥——记录邓小平时代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