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岁孩子一席话,让人无语叹息……
2007-01-25


文章提交者:疯草 加帖在 猫眼看人【凯迪网络】2007-1-23 17:13:03


陶夫



  这段时间的几次考试,孩子都没有考好,甚至在全班垫底。最近的一次散学,她一反常态,兴高采烈。我开心之余,有点不解。

  她扬起手中的大开本新书,像发现新大陆似的,眉飞色舞地说:“原来老师考试就是从这里出的题,全班的人都有这本练习册,就是我没有!老爸,这是你的问题吧!”开学前,我在买练习册的时候,出于好心,帮孩子买了本“升级版”的练习册,按照我的常规逻辑估计,“升级版”应该是难度最大的,含金量(确切地说是含分量)也应该最高。岂料我这个判断错了,实际上“普通版”才是最难的。而老师出的卷就是从这所谓的“普通版”里出的。

  为了在竞争中获胜,孩子们对稀缺信息的领悟甚至比成人还要到位,特别是那些事关孩子们的分数、面子的信息。就拿女儿班上的事情来说。除了我女儿之外,班上其他的同学都有这本练习册,但每个同学都不说自己有。到了学期结束,有的同学才把守了近一个学期的秘密抖了出来,我的孩子才如梦初醒。我不禁问女儿:“为什么他们不早说呢?”孩子骂我笨:“早说让你知道了,他们就没有人垫底了?”“换是我,也是这样。只不过我知道得太晚了。”这话出自一个13岁孩子之口!我一时无语。

  竞争把这些天真活泼的孩子折腾得一个个以邻为壑,每个孩子拼命守住自己的一块小领地,而这块领地的全部就是分数!孩子生活的全部是要为自己的成绩而战,为保卫自己的成绩而战。在激烈的成绩保卫战中,孩子们的心态也变得阴暗起来,“他人即地狱”,同学之间,相互提防,幽蓝的嫉妒之火在孩子幼小的心中燃烧。友谊、爱心变成了虚伪的表情。女儿说,不要指望他人告诉你正确的答案。为了防止你超过他,他故意告诉你一个错的答案。这些成人世界的虚伪、世故、欺诈,孩子们用起来游刃有余!这些孩子长大了,你说可怕不可怕?

  素质教育提倡了多年,但是真正制度性的变革并没有发生。有一年,我参加高考阅卷,批大作文。我看到最初的十几篇考生作文时,特别惊喜,这些孩子的文章写得真漂亮,但同组的一位中学特级教师提醒我,让我再看几十篇感觉一下。原来,前面那些让我惊喜的文章竟然在后面出现N个类似的版本!这位经验丰富的语文特级教师笑着说:这是素质教育,让你单看一个人,像人才;但是整体地看,是一个工程。她说,这些文章类型,在高考前就被训练、强化过了。单就一篇作文看,没有什么可挑剔的,但整体地考察,这些“看上去很美”的文章则是从应试模子里铸出来的。应试教育已经进化到与素质教育真假难辨的地步,具有悠久科举传统的中国,已经把竞技教育这门技术发挥到炉火纯青的境界。如今,孩子最苦,而家长、教师也都成了应试教育的人质。上个世纪初,鲁迅曾经发出寓言式的呐喊:“救救孩子。”一个世纪过去了,我们还没有长大。高考之弊,已经扩散到了最上游。  

来源:东方早报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