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倔"老汉的标本意义是和谐之路
2007-01-18
MSN  
 
搜 索 
  首 页 | 资讯与娱乐 | 财经 | 在线楼书 | 人才 | 汽车 | 红人上网 | 论坛 | 红书架 | 副刊 | 记者主页 | 


资讯与娱乐 - 正文
“倔”老汉的标本意义是和谐之路(马上连线)
2007-01-11 18:36:00 来源: 人民网-江南时报

  连线背景


  高生贤,无锡宜兴市某乡镇一个年逾六旬、“脾气有点倔”的个体店主。初中一年级尚未读完的他,在历时8年的三个官司过程中打成了“法律专家”——他在2003年6月参加了高等教育法律专业(专科)考试,获南京大学法律专业自考毕业证书。


  第一个官司,是1998年底因拆迁纠纷,高生贤与其所在地的镇政府就拆迁补偿问题没有达成一致,镇政府便以维护政府行政权威为由将他告上法庭,然后法院判决强制拆迁先予执行,他的店面及住宅于是化成一堆废墟。


  第二个官司,衍生于第一个官司,但此官司的原告方是高本人。他因为和另一个业主因拆迁后偿还给他的店面房的房产产权纠纷而再上法庭。他不服气的是,第二个官司他又输了,并因他的“倔脾气”还被司法拘留了半个月。


  第三个官司,是在高生贤拘留期间,那个胜诉方几经转手,把高自认为属于自己的店面房卖给了别人,于是,高生贤将发放房产证的市房产管理处告上法庭,但是法院在后来审判程序中将被告改为市政府。因为那人的房产证上的发证机关是“宜兴市人民政府”,而不是宜兴市房产管理处。“不幸”的是,他又输了,法院认为发证的政府没有错。三个官司都输了,但高老头还不服气,又向省高院申诉,决心把自己的冤屈搞个明白,讨回公道。


  本报记者采访时了解到,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已指定南通市中级人民法院异地立案审查此案件。


  对话当事人


  江南时报:您一开始打官司就开始学法律了吗?


  高生贤:其实,早在1985年的时候,我就在中华全国律师函授中心法律专业学习,共两年时间,后因考试成绩合格准予毕业。1998年的时候开始因为房屋拆迁被卷进官司之中,此后在打官司的时候感到所学的法律知识不够用,就开始报考了南京大学的法律自考专业。


  江南时报:当时有没有尝试过其他途径?找没找过律师?


  高生贤:在打官司的过程中也有不少人劝我说,这种官司很难打,一般律师不愿受理,怕惹麻烦,并且胜诉的几率也很低。但是,我知道我没有错,我只想通过法律途径为自己讨回一个公道。之前,我曾经到北京有关部门去反映过问题。他们后来都做出了相关批示。


  江南时报:相对于上访来说,您认为通过法律途径维权是不是更有效更正确?


  高生贤:目前效果不是很明显,但是已经有很多人在关注我的事情了。现在一旦有人来向我咨询法律知识,我都是建议他们通过拿起法律武器为自己维权。我是这样认为的,和谐社会不是一下子就能达到的,需要我们每一个人一点一滴地努力。如果每一个人都不懂法,不知道遇到困难拿起法律武器,社会和谐也就无从谈起。


  江南时报:在这个边打官司边学法律的过程中,您最大的感悟是什么?


  高生贤:原来我一直认为只要懂得法律,能够正确运用法律武器就可以维护自己的权益,但是有时候还是让人感到无能为力。因为司法不公,地方保护主义等现象在一定程度还存在,公正判决需要等待……


  (记者注:高生贤在接受采访时情绪比较激动,言语中不乏偏激之词,并列举一些公职人员有不法行为的具体事例,因无法核实,在此不予刊出,特此说明。)


  当然,我还是相信法律的。不然我不会继续把官司打下去。


  律师视点


  肖泽晟博士(著名宪政与行政法专家、南京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圣典律师事务所律师):高生贤精神可嘉,因为很多人在遇到这些情况时不知道自觉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似乎除了上访,别无他法,甚至以极端的方式来维权。从这个角度看,高生贤的做法是一种进步,只有通过法律的途径,正确维权,才能促进社会的和谐进步。同时,职能部门也要在制度框架层面为他们提供一个维权的平台,两个方面都不可或缺。


  崔武(江南时报大律师团顾问、江苏钟山明镜律师事务所律师):老百姓打官司打成法律专家,这是值得我们忧虑的现象。这说明了老百姓的法律意识在不断增强,维权观念不断深化,将矛盾放置到法治的轨道里来解决,是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由之路。同时,他也表示:“如果有时间,如果有精力,我们可以选择自由地充电,轻松地学习——学习型公民首先应该是快乐的,学习型社会首先应该是和谐的,而不是被逼上书山。


  作者:本报记者 高明勇 徐加明



版权所有 北京青年报网际传播技术有限公司 京ICP证 010639号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