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图/爱若干
每天经过京北立水桥城铁站时,一张奥运老照片——皮特里:失败者也能获得奖杯,便映入眼帘,让我为之驻足瞩目。
这是“你可能不知道的奥运故事”系列照片中最震憾人心的一幅奥运老照片:一位身材矮小、双眼迷离、两腿发软、摇摇欲坠的长跑运动员正被两位好心人搀扶着,旁边的运动员在为他欢呼,为他加油。他已然不再年轻,也远谈不上健壮,但此刻的他依然挣扎着勇猛前行,并努力地向终点奔去……
这位位于黑白画面中心的运动员就是1908年伦敦奥运会的英雄人物——多兰多·皮特里。
从第一届奥运会起就列入了马拉松比赛项目,但历届马拉松比赛的距离都不相等。这次马拉松比赛因英王室成员提出要观看,于是,组织者特地将出发点安排在温莎宫的草坪前,终点设在白城运动场。两地相距
1908年伦敦奥运会马拉松比赛有16个国家的56名运动员集体参与。身着19号运动衫的意大利糖果商多兰多·皮特里从比赛一开始就跑在前面,他身材矮小,但步伐轻快,第一个冲进了运动场,但此时他已精疲力竭,神志不清,先是跑错了方向,后因疲劳过度,几次摔倒,但每次他都挣扎着爬起来,又向前跑去。离终点最后
在伦敦圣保罗大教堂举行的一次宗教仪式上,英国大主教彼得有感于此次马拉松比赛而说了一句迄今广为传颂的名言:“奥运会重要的不是胜利,而是参与。”这句话深深感动了在场的现代奥运之父——法国人皮埃尔·顾拜旦,于是,他将这句话确定为奥林匹克运动的口号之一。彼得大主教正是有感于皮特里的拼搏精神而发出了“重在参与”的感慨,他认为与夺取胜利的荣誉相比,顽强拼搏、参与进取的精神更接近于奥林匹克运动的本质。
多兰多·皮特里,一个商人,一个并非职业选手的运动员竟有如此毅力。
坚持就是胜利。看似失败,却胜似成功;青史留名,舍其为谁?
这张老照片已深藏我心,每一次面对它时,我都无限感动。我会把这张老照片背后的故事讲给尚幼的女儿听,我希望它能激励女儿在人生的路途当中一往无前,不馁而行。
【为爱留痕专题系列】
为爱留痕:人人怀旧
【爱若干诗文系列】
故乡是桐城
满城尽是霍元甲
2006年的第一场雪
爱,就是慈悲
中秋[诗]
傻丫头[诗]
别斯兰,我为你哭泣[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