衰落与复兴 唯一的798[图]
2007-01-14

 

 2007年01月12日10:56 精品购物指南

  

衰落与复兴 唯一的798(图)
798 新北京的味道

  心情故事

  酒仙桥,听老爸讲,五六十年代可是很有名的,这里虽然已是城郊,却因为是工业区,聚集了北京很大一部分工人阶级,而备受北京人关注。

  大山子,曾经只不过是从城里奔机场途经的一个地方,却因为798的崛起而声名远扬。

  798,这个词、这个地方,我最早接触是在2000年,那时,这里还没有那么热闹,还没有那么艺术,只是零星有些有追求的当代艺术家在这里的大厂房中甘于寂寞地工作和生活着。

  因为采访的关系,我第一次走进这里。有一对年轻的夫妇,在这里租了间厂房,很高,布满了管道的那种。男的在这里画他的画,女的则在这里摆满了普通房间放不下的自己的雕塑作品。

  第一次知道了“当代艺术”,年轻夫妇热衷于此,尽管厂房很冷,尽管生活很苦,他们却乐此不疲。

  第一次认识了798,知道了这里原来也曾辉煌过。

  上世纪50年代初,“718联合厂”建成,又称华北无线电零部件厂,其下分718、798、706、707、797、751厂和11研究所。116.19万平方米的总面积及其建筑工艺在当时的亚洲首屈一指。其建筑设计秉承了包豪斯风格(20世纪20年代德国形成的一个现代建筑重要派别,主张适应现代大工业生产和生活需要,以讲求建筑功能、技术和经济效益为特征),随意走进一间厂房,都有10米多的挑空,屋顶呈四分之一蛋壳状,屋顶一侧是斜斜铺下的大扇玻璃窗,光线倾泻而下。

  798的衰落始于上世纪末。到本世纪初,70%以上的车间已经停止运行。

  从2004年开始,798在政府随时下达的拆迁令中开始挣扎着成为另类艺术家乐园,厂子里的新住户们齐心协力组织只开了一天就被查封的国际艺术节。

  2006年的798,政府把它捧在手掌心里变成了创意产业区,终于成了时髦艺术青年的标志性聚集地和打着设计旗号的商品乐园。正如去年大山子艺术节期间,有人明目张胆地喷涂在各处的口号一样,这里“批量生产乐观主义”!

  秘传小店推荐

  798时态空间:代表之地

  就像你到过巴黎就要提香榭丽舍大街,去过纽约好歹也得说眺望过自由港的女神像一样,作为一个标志,回顾它的历史便是讲述一切的开端。798时态空间就是这么一个地方——典型的德国包豪斯厂房,墙壁上还保留着“那个时代”鲜红的标语口号,地面上还立着拆不掉的机床,雪白的墙壁上大部分时间挂满让人找不到合适的评论语言的巨幅当代油画,或者放大了每个毛孔的夸张照片。假如这些都可以作为798的logo的话,那么今天,这里几乎成为了时尚拍摄地点这一点,也完全代表了大山子艺术区越来越没谱的发展趋势。

  仁Club :俱乐之地

  仁Club是一家相对较新的艺术俱乐部,虽然同属于loft风格,这里看上去却朴素得多,不像藏酷那样在装潢设计上到处充满着各种时尚元素,因为仁 Club将一千余平方米的空间更多地留给了艺术,任何形式的艺术都经常出现在这里,无论是音乐、美术、戏剧、舞蹈,还是各种艺术展览和时尚走秀。

  仁Club的老板叫冰冰,三里屯南街那间颇有名气酒吧芥茉坊就是她开的。现在,冰冰除了在仁Club为各种各样的艺术家做代理,以此帮助他们推广各自的艺术作品,还经常举办一些时尚舞会和音乐演出,比如每月一次的“Dancing Queen”主题化妆舞会和“竖起耳朵”系列音乐会等。

  江湖:真假之地

  国庆的时候,798工厂每天有千多人跑来参观。人多了,也就有了江湖。大马路旁边,“江湖”二字红光满面地写在眼前。几盏地灯照亮着草地上的石板,一块红绣毯从门上挂了下来。这也是艺术区里面最招摇的一个场所了。踩着门口绣了“一帆风顺”的俗气地毯,去端详墙上的行画、架里的工艺杯碟,然后走上楼梯,坐下来,过一个庸俗而开心的下午。在江湖这样的地方,不喝他们推荐的 Lavazza咖啡,而是国产啤酒往下灌,满耳朵法国大俗歌,满桌烟头。从下午延伸到夜晚,江湖里的怪客和名流来了又去了,享受着的空间,被假的青砖和真的桌布装饰着,倒仿佛成就了大隐。

  老工厂:挥霍之地

  老工厂不是工厂,而是工厂里的酒吧。它让兀立在房间里的沉重机器,和热辣比萨的味道混合起来,并且在新的漆上面写着旧的字:“革命加拼命,拼命干革命”。而电视里放着欧洲和本地的录像艺术作品,仿佛革命不是请客吃饭,而是穿越整个北京城,在林阴道的拐弯处踩着积水进入沙发和吧台的世界AA制,喝茶喝酒喝咖啡。

  旁边是上千平方米的画廊,和十来平方米的艺术书店,里面几块分割开的空间,坐着刚看完画展、正要去看现代舞表演的人。宵夜时他们会在贵州饭馆出现,明天中午,你会在下一个热门话剧的门口碰见同样在等赠票的他们。老工厂是他们永远不会想起的地方,它理所当然地出现,理所当然地接纳着北京最有闲的人群,之后被忘记在挥霍着创造着的生活中。就因为如此,它也会一直这样新鲜下去,活就总是新鲜的了。

  微波释:消磨之地

  大山子的798开始热闹了以后,这里面开了许多画廊、艺术中心、开放工作室。微波释(Vibes)酒吧的开业,也在那场盛况空前的联合开幕活动中独领了些风骚。它就在东京艺术工程的旁边,走进那条黑暗但宽敞的通道,两边的艺术中心多数都是透明的,唯独微波释敞着门、挡着红色天鹅绒的帘子,好像一个旧社会的去处,或者误入了舞台的侧门。然后就是一小片空地,可以跳舞或交谈,周围当然有座,但没有大桌。这个意思是:在有音乐的地方,不应该聚众聊天。

  就在旧时代的包豪斯式厂房里,已经隔出了三层的空旷酒吧。拱顶的一侧是玻璃,如果是一个可以随便浪费的下午,阳光会落在第二层的沙发上,让你睡着。虽说装修尚未充分利用这奇异的空间,但如果坐着不动,看人在楼梯和边廊上走来走去,也算是有点埃舍尔的感觉。对,楼下是沙发音乐(lounge),楼上是沙发和朋友。这就算齐了。

  At Caf :咖啡之地

  这是798生意最好的一家咖啡馆,里面也会有一些简单的西餐。京派创意加不羁的随意风格的咖啡店,成为国内外艺术青年的聚会地和灵感之源,甚至是发呆和睡觉的地方。二楼采光好,所以放上了红色沙发。一楼用昏暗灯光、毛主席语录、破砖墙、创意海报营造“无人能管,自在就好”的氛围,低调的高傲。

  (文/张婕娜)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