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土话“申遗”遭质疑 学者称方言死去很正常
2007-01-10


转自:新华网   2007年01月10日 08:00:06  来源:北京晨报

练家子:北京土话, 指练过武术的人。(来源:北京娱乐信报)

拉了胯:北京土话,服软的意思。(来源:北京娱乐信报)

   【北京土话集锦】【老北京土话大全】【北京土话的幽默

   北京土话“申遗”遭质疑

    民俗学者:社会发展,方言“死去”很正常

    “我 (hou,平声)着了!”“您怎么尽整那妖娥子?”这些北京土话,您知道是什么意思吗?如今,越来越多的北京土话已被北京人淡忘,有专家呼吁把北京土话“申遗”,但这一呼吁却遭到了一些学者的质疑。

    老北京希望“土语”申遗

    “我(hou,平声)着了!”“您怎么尽整那妖娥子?”这些北京土话,您知道是什么意思吗?这是网络上热门转载《北京方言测试》中的两道选择题。记者在一些转载论坛里看到,很多网友做完测试后纷纷留言,只能答对“不到四分之一”。 在如今的现代生活中,很多北京老话已经被北京人淡忘了。

    家住海淀区六郎庄的魏大爷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自从退休之后,他就奔走在大街小巷搜集北京土话。魏大爷说,希望能把这些逐渐消失的北京土话“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

    北京语言学会理事周一民正在从事北京方言的收集整理工作。他告诉记者:“申遗有利于集中一批人来从事北京方言的保护工作,能够让人们对此更为重视。这需要有关部门牵头去做,如果只靠民间的个人力量是很难完成的。”

    昨天,市文化局非物质文化遗产办公室的工作人员称,民间已经有关于北京方言“申遗”的呼声,相关部门也正在着手做一些普查工作,正在考虑组织专家收集北京土话,出版专门书籍和音频视频资料。“申遗”首先应该由个人到区文化馆非物质文化遗产办公室登记,拿出相应的计划,之后再由专家进行论证。

    学者观点

    方言“死去”很正常

    “北京方言”申遗的这一呼声却受到了不少学者的质疑。中国民俗学会副理事长刘铁梁说,语言是活在人类口头上的,如果失去了语言赖以生存的社会环境,语言就失去了活力,方言“死去”很正常,北京方言随着社会发展总有死去的,总有变迁的。“并不是所有的文化现象都要申遗。”

    北京方言并不濒危

    中央美术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任乔晓光认为,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有4个标准,其中之一必须是濒危的。但北京方言并不濒危,现在正宗的北京话还没有死,它们就活在南城的大杂院里。“因此,目前它并不能达到申遗的标准。”(记者 代小琳)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