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李伟卫 摄象:郭晓哲
片花:一个不足六平方米的世界,一段特殊的母女亲情,11载相依为命,将如何演绎人间真情。敬请关注本期新发现冬日暖阳系列之--《矮 檐》。
演播室:欢迎收看今天的《新发现》特别节目《冬日暖阳》。在长春市南广场附近的两栋居民楼间,悬着一间只有六平方米的小阁楼。为什么说它悬着呢?因为进这个屋子时,先得先爬一段颤巍巍的木梯,再迈上一个六七十厘米的土台子才能跨进去,进去之后,你会发现整个小屋实际上是用几块木头板子搭起来的,四处漏风,可即使这样,却有一对特殊的母女在这里生活了11年。
同期:母亲窦凤清打水干活。
解说词:这是一个发生在一间只有六平方米大小的小板房里的故事,她是母亲窦凤清,今年已经51岁了。11年里,每天像这样费力的翻上爬下的,已经是她从家里出来进去最为习惯的动作了。
解说词:女儿李菊今年13岁,在宁波小学念六年级。这些年,母女俩唯一的经济来源就是政府给的每个月一百多块钱的低保金。而这些钱,除去小李菊上学需要的花销后,娘俩基本上很难吃到一顿象样的饭菜。
同期:吃饭
解说词:冬天的长春,夜里冷得要命。而窦凤清母女俩却只能依靠一条棉被和几个热水袋来取暖。
采访:李菊下雪天冬天都冻了之后这个木头就硬,这个床不是木头的嘛,躺上去非常凉,被也特别凉,有的时候风都打透了。
解说词:其实这些年,让她们能抵抗住一个又一个寒冬的并不是这间四处漏风的小板房,而是埋藏在她俩心中的一份特殊的母女情。
采访:窦凤清那孩子好象上到三年级了跑回来了有一天中午跑回来了,妈妈,妈妈我那年轻妈妈啥样啊,我说谁说的,她说一个老奶奶说的,我说她胡说八道哪有什么年轻妈妈。
解说词:其实继母的身份,窦凤清一直隐瞒了很久。1994年,她从德惠来到了长春认识了李菊的父亲,一个腰间骨折的残疾人。当时的小李菊已经一岁了,但嫁过来之后,窦凤清还是把李菊当成亲生女儿一样看待,三口人也在一起快乐的生活着。可好景不长,就在婚后的第二年,李菊的父亲却得上了急性脑膜炎。临终前,他把自己唯一的女儿小李菊托付给了窦凤清这个后妈。
采访:(窦凤清)我要走了之后你不能把孩子给我给出去,我寻思不管咋地,你托给我了,我宁可爬着,要着,也帮你把孩子带出来。
演播室:从那以后,窦凤清便带着不到两岁的小李菊在这间破板房里活了下来。其实窦凤清自己的身体也不好,除了类风湿、心脏病,她还因为煤烟中毒留下过后遗症。她是既没劳动能力,又没有经济收入,有时连吃顿饱饭都成问题,现在更别说再带个不懂事的孩子,面对这么多困难,母女俩究竟该怎么办呢?
解说词:这些年,窦凤清连菜都很少买,因为吃不起。平日里她总是趁着孩子不在家,到周围的市场里去拣一些别人不要的剩菜。
采访:窦凤清小孩长个,她吃不上不行啊,她现在在我家,这孩子长这么高,有时候她就说,我浑身可难受了,可不得劲了,我心里知道,孩子是缺营养。
解说词:随着小李菊一天天的长大,窦凤清感到身上的担子重了很多。因为除了省吃俭用过日子,还要供孩子上学,而这一切,过早懂事的小李菊也都看在眼里。
采访:李菊 数学语文书是借来的,其它的课只能抄老师的笔记。
解说词:由于这学期没交上书费,李菊是班里唯一一个没有教科书的学生。其实这些年,学校组织的组织的很多活动里,只要是需要交钱的,小李菊基本上都不参加,也不告诉妈妈。
采访:老师
解说词:最近几天,小李菊有点感冒了,窦凤清很是担心,今天中午放学,小李菊就比平时晚回来很多。
同期:我给你吃点药好了,是不是又烧了,你看眼皮都不是色,发青都我下去看你好几趟,我看别人孩子都回来了你说,我没找钥匙锁门想上学校去找你了,你觉得就咋的迷糊啊,还烧了。
解说词:看着孩子病了,窦凤清准备给孩子请个假在家休息休息,可就在与学校老师通话的过程中,她却听到了一个意外的消息。
同期:打电话那还得给她交多少啊,一共得交220啊,上回跟校长咋研究的给免多少啊,只能免七十啊,别的不能再免拉,还得带50那,你看上个月买米买面,完了之后,下周一周二啊,行总共给免70块钱学杂费啊,行这个月开低保给你带过去谢谢你崔老师啊。
解说词:其实学校要交钱的事,小李菊一直瞒着窦凤清没敢跟她说,因为她知道最近家里已经没有钱了。李菊不希望每一次学校交钱时,妈妈都那么为难。为了这件事小李菊又上了点火儿,再加上之前一直感冒,这回她病得更重了。
同期:小李菊生病的画面。
解说词:因为怕花钱,小李菊说什么也不去医院,可看着孩子病成这个样子,母亲窦凤清的心里更不是滋味。
同期:(让小李菊去看病,小李菊不去母女俩争吵。)走上医院,不行啊,昨晚上就烧的胡话乱说,你烧坏了咋整啊,没事。烧死了我咋整啊,不能啊你看我睡会觉睡两分钟,那你总哼哼总叨叨啥啊,你不在说胡话。
快点走啊我一会又不行了,我现在心脏直跳,你让我休息一会,你不能不听话啊,我睡觉睡醒了的,看那嘴唇子烧的走听话,走好孩子快点的走不行,你别整我不……
解说词:为了打针的事,母女俩争执了很久,最后小李菊还是被妈妈硬带着去了医院。
同期:吃不下东西。
解说词:由于生病,这两天小李菊吃的一直很少,为了给女儿换个胃口,窦凤清犹豫了好一会儿,才狠心用兜里仅有的钱给小李菊买了几块她爱吃的蛋糕。
同期:买蛋糕
采访:母亲窦凤清
同期:拉二胡
解说词:吃了点东西,小李菊感觉好了很多,看着渐渐成熟懂事的孩子,母亲窦凤清也越来越欣慰。每每这个时候,她们才能暂时忘记小屋的寒冷,日子的贫苦,看到了生活的希望,11年里,她们就是靠着这份特殊的母女亲情,抵挡得住了一个又一个寒冬。
演播室:采访结束,母亲窦凤清告诉我们,每到冬天都是她们母女俩最难熬的一段日子,因为家里没有暖气,女儿李菊经常会感冒。她说,她们娘俩现在最大的心愿,就是能拥有一个不漏风的房子,让母女俩能过上一个温暖的新年。
一个不足六平方米,用木板子搭建而成的简易板房。
同期:四处漏风可冷了。
一对没有血缘关系,却在一起相依为命共同生活了11载的特殊母女。
同期:我看这孩子可亲了。
她们生活一贫如洗,却彼此享受着人世间最可贵的亲情。
[东北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