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刻被这个世界感动着
2007-01-02


作者:鲁先圣 文章提交者:贺德全 加帖在 心灵驿站【凯迪网络】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每一次读到艾青这句诗,我都禁不住在想,诗人的情感世界里有着怎样的感动,而这些感动又是怎样一一化作澎湃的激情,我们才有了伟大的诗人?

他就这样被自己脚下的土地感动着,感动得常常满眼泪水。

比如普希金,比如惠特曼,比如徐志摩,比如许许多多的科学家,他们或被祖国的成就和苦难,或被自然界的神奇风景,或被热烈的爱情,或被自己偶然的发现,感动得忘乎所以,感动得激情燃烧,因而产生了伟大的科学发现和不朽的文学作品。

一个人必须有这样一种素质,一种能够被生活和许多常人习以为常的事情感动的素质。

年轻的时候,大多数人都有这样一种经历,常常被一些事情感动得热泪盈眶,感动得热血沸腾,感动得激情澎湃,这种感动又往往化为无穷的动力,激励着自己刻苦学习,激励着自己走向理想。这几乎是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过的经历。但当我们成长起来,当我们成熟起来,当我们有了很多人生的阅历,甚至有了很多人生的坎坷和沧桑,许多人的感觉变得迟钝,变得麻木了。这是许多人在人生之初就被灌输的一种成熟,是一种让自己适应平庸的成熟。这种成熟,毫无疑问是感动的杀手,它让一个人面对应该被感动的事情时,可以心静如水。

一个人没有了感动,也就什么都没有了。

所以,还有一种人一生都在努力保持自己童真般的感动,努力使自己的感动不因阅历的增加而减弱。因为事情是明摆着的,没有了感动,无疑就是没有了敏感,没有了灵性,没有了观察的敏锐和深邃,也就没有了奇异的发现和思考的独特。

即使是这样,感动也会在一天天地变得迟钝,这与很多因素有关。因为我们还有这样一种秉性,一种经历了一次,被感动过一次,就习以为常的秉性。经历越来越多,人生中的第一次越来越少,被感动的机会肯定就越来越少了。江郎才尽和半途而废的许多故事多半的原因就在这里。这个时候,感动变成了深藏于我们心灵深处的品质,需要你时刻地提醒和关照,它才会不因外壳的越来越厚而被逐渐忘却。这个时候,我们必须努力培养一种能力,一种把自己的感动常常调动出来的能力。不然,也就不会有诗人,也就不会有一个个伟大的发现了。

常常被这个世界感动着,也常常因自己的一些想法感动着,就一定会感动他人,也一定会感动这个世界。(贺德全 推荐)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