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 dzrbs.com 作者:遥望龙眠
仲夏时节,我一身戎装回到了阔别多年的桐城故乡。在故乡清澈的小河边,我又看到了母亲用搓衣板躬身洗衣时那劳碌的身影,听着那“嚓嚓”的洗衣声,我的思绪飞向遥远的童年……
我的故乡是个依山傍水、翠竹遍地的小山村。在我童年的记忆里,每当清晨或傍晚,村里的婆姨和姑娘们便会挎着装满衣裳的竹筐,手提木制的搓衣板,三三两两地来到小河边各就各位。她们拉开距离呈一字排开,一边搓洗衣裳一边嘻笑打闹,那棒槌有节奏的敲击声和着那“嚓嚓”的搓衣声,谱成一首美妙的乐章,回荡在乡村漫山遍野的竹林间。河边的洗衣剪影,是故乡一道美丽动人的风景,在我幼小的心灵里,母亲的身影便是这道风景里最美的图画。
母亲爱洁净,勤洗衣服仿佛成了她生命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小时候,我很是顽皮,整天和伙伴们疯玩“抓特务”的游戏,常常是刚换洗的洁净衣裳穿上不到一天便“面目全非”。别的小伙伴们常因此回家惨遭父母的喝斥,而母亲对我却分外宽容,总是充满关爱地提醒我要和伙伴们友好相处,玩时一定要注意安全。第二天出门,我准又自豪地穿上另一套干净的衣裳,常惹得同伴们羡慕不已。
母亲双手灵巧,搓洗衣服不但动作麻利,而且洗得特别干净。母亲的搓衣板是父亲用松木亲手制做的,不但质地坚实,而且款式别致。打我记事时起,母亲就一直用着这块搓衣板,每次洗衣归来,她都会将其擦洗晾晒干净,然后恭敬地挂在墙壁的一隅。
长大后,我终于知道,为了制做出这块令母亲倾心的搓衣板,擅长木工活的父亲着实下了一番功夫。在搓衣板的正面上端雕刻了两朵荷叶映衬的并蒂莲,每朵莲花上都立着一只晴蜓,给人栩栩如生的动感。为了让搓衣板能够锦上添花,平生爱编顺口溜的父亲还绞尽脑汁地自编了一首《搓板歌》:小小搓衣板,布满沟和坎;家家都拥有,洗衣好帮手。小小搓衣扳,洗衣嚓嚓响;脏衣变净衣,穿上精神爽。父亲将这首自我感觉良好的《搓板歌》精雕细刻在搓衣板上,这是父亲一生中最得意的木工作品。据母亲说,父亲为制作这块搓衣板,整整花去了三个时日。功夫不负有心人,母亲这块不同寻常的搓衣板果真人见人爱,村里的婆姨们常打趣地说,这搓衣板里雕刻着父亲对母亲一生的爱恋呢。每每此时,母亲的心里便荡漾着自豪与幸福的涟漪。
而今,母亲已经年逾七旬,往日灵巧的双手已显得有些笨拙。我想,在不久的将来,等家乡的自来水管道接通之时,我一定给母亲买一台海尔“搓板洗”。那时,母亲手中的那块搓衣板就可以永远地放下了,她将定格在母亲的心里,成为母亲一生中弥足珍贵的记忆。
母亲的搓衣板能弹奏出动听的歌谣,她温暖着我童年甜蜜的记忆;母亲的搓衣板折射出母亲勤劳善良的美德,她坚定着我人生追求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