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街头乞丐们一年的生活
2006-01-25
我们也要回家过年:流浪街头乞丐们一年的生活(组图)
乞丐,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即使在被一些人称为人间天堂的美国,沿街行乞者也不难见到。在经济发展速度增长的中国,乞丐现象仍然是一个有目共睹的事实。这是怎样一个群体?循着声声乞讨,2005年夏天我走进了乞丐的世界......同时也走进了深深的自责中...... 北京市海淀区五道口地铁站的附近地区是个人文荟萃的地方。这里聚集着中国最具声望的大学和最著名中国的IT基地---中关村。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便渐显出夜生活的强有力的生命力!
  

2005年的夏天,我可能是现在很多人所谓的“神经病”缘故,我走进了老人们的生活。同时也影响了原本平静的生活模式。他们是外地来京乞讨的老人。或许五道口富有的原因吧,他们聚集在五道口附近乞讨。不,严格意义上来讲他们是业余乞讨者,因为他们大部分人都是一边乞讨一边捡拾路边的垃圾。在这个群体中他们平均的年龄67岁。当然是去除他们身边孩子的平均年龄。
  

十月的北京气温渐渐开始变冷。我开始担心老人冬天的保暖问题。
  

由于我没有足够的能力给他们买被褥。便发动老人们把桥梁下的野草聚集起来。
  

通过将近二个晚上的劳作。老人们终于拥有了一个温暖的“家” 。
  

睡在野草铺垫的床位,心里感觉到一丝暖意。
  

他是二个孩子的爸爸。他在老家是个建筑工地的瓦工高手。每个月的工资待遇1000元左右。每次孩子发病的时候他的爱人就活生生的把他从工地上拉回家。最终被老板炒了。他来北京乞讨的原因是因为他的大女儿是个先天性心脏病的孩子。他最大的希望就是想在北京把他的孩子病医治好。
  

面对高昂的医疗费用,他们最终靠这种最原始的生活模式生活----半乞讨。白天她带着二个孩子在北京语言大学的附近乞讨。她的爱人在她们乞讨的附近捡拾垃圾。
  

这是他们的小女儿。已经有好几个月没有洗脸了。她的姐姐就在我准备接她来北京到医院看病的前一天心脏病发作死了 。
  

他叫老张.是这些成员当中的"老大",之所以被称为"老大"可能是因为老张为人正直,经常替这些成员考虑的缘故.老张的大媳妇前不久死于癌症.家中欠下了几万元的债务.按他的说法一定在他去世前把债务还清,要不然他这辈子白活了!
  

他是一位大集体企业下岗失业的职工.由于年龄将近70的他.一直在外漂流20年的时间了.当我问及他为何不回农村种地的时候.他苦笑对我说"大集体企业的员工是城市户口,城市户口没有土地"
  

"我今天捡拾到一个清华大学生电子系罗斯的钱包,你快点把它还给失主吧,里面有他的学生证和身份证"大爷急着对我说.
 05年10月12号,我为了探究他们一天可以要多少钱.就尾随在他的身后.在超市门口有一个双眼失明的孩子在地上拉二胡.他把他乞讨的零钱塞到在地上拉二胡孩子的乞讨罐里.然后就很快的离开了.就在上火车的时候我问及此事时他对我说"我比他好多了.他还是个孩子.更何况是个残疾孩子,我应该帮助他."
  

这位老大爷已经一个星期没有起床了.我给他买的药他舍不得吃.他告诉我他把药带回家给他家中生病的大儿子吃.他过几天就好了......
  

在我的一再威逼下.大爷才同意到小诊所看病.由于大爷是严重的支气管病.大爷就要了点药."孩子,我是今天晚上把鞋子脱掉就不知道明天能否穿上的人了,不要在浪费钱了!"大爷告诉我.
  

她的爸爸妈妈带着她的弟弟在外地打工.她就和她的姥姥来北京捡拾垃圾.们由于舍不得租房住,就成为他们当中的成员之一.
  

他是韩国人,这是我唯一偷拍他的一张照片.一年了,他们风雨无阻都在早上八点准时给老人们送来早餐(一杯豆浆,五个包子).当我问及他们的姓名时他们就对我说"谢谢".我只能记得他们的成员是九个人.可是我不知道他们的姓名和职业.他们的出现更加加深了我的自责.要知道这里的老人最多的有38个老人和3个孩子.早餐的费用也是一笔不小的费用!
  

他们的午餐只能够吃捡拾来的剩饭和好心人给的盒饭.由于没有水电,他们只能吃冷饭菜.
  

"今天又改善生活了".他吃着好心人给他热腾腾的煎饼告诉我.
  

12月的北京已经零下九度,每次我和老人讲的最多一句话就是要老人们快点回家.他们当中的很多人的脚都冻坏了.老人向我许诺"北京下雪我们就回家过年"
  

"北京下雪我们就回家过年"这句话就成了我的生活目标.每当看见北京的天阴了,我就很高兴.可是每次高兴过后我都失望.今年的北京到现在还不下雪.
  

2006年1月12日.下雪了,终于下雪了!我高兴的哭了.他们终于可以回家过年了.他们对我的许诺终于实现了.
  

"奶奶,快点回家过年吧.在你们的家中还有你们的亲人"
  

"小张.送给你的礼物"大妈从她的包袱中拿出一个精美的贺年卡对我说
  

"叔叔,我送给你一个火机"在回家的前夕.孩子拿着捡拾来的火机对我说.
  

在火车站的候车室里面他们还是用一包6角钱的方便面来解决他们的一餐.在候车室内我发现我们捐赠给老人的衣物被老人整整齐齐叠起来放在他们的行李中.问及此事他们和我解释说他们舍不得穿.他们要把衣服带回家给他们家中的儿女穿......
  

2006年1月14号早晨7点05分当我从北京送走最后一拨老人的时候,我望着远去的火车不知觉的流下了眼泪。一直陪伴我的老人终于走了。终于实现了他们对我的承诺“北京下雪了就回家”。
  在此感谢:给老人送早餐的韩过留学生,清华大学学生爱心公益协会,北京大学学生爱心公益协会,北京中医药大学的2003护理班的同学,中国青年报记者陈剑,北京市丰台气象局的周颖,丰台区的刘谨,北京金世纪电脑学校的田春立老师.及其张存英,王宁同志.和一些不知道姓名的好心人.感谢你们对老人们的帮助.感谢您们!
该文上传编辑时间为2006年1月18日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