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新华网 ( 2006-11-27 09:20:43) |
稿件来源:河南商报 |
记者王春胜/摄 新华网河南频道11月27日讯 河南商报报道:(记者侯莹沃林婀娜)11月25日,受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委托,50万吨今年按最低收购价收购的小麦在郑州国家粮食交易中心(郑州粮食批发市场)公开竞价销售,最终有45万多吨成交。同日,在安徽粮食批发交易市场,竞价销售了近70万吨2006年产小麦。 这是国家有关部门为抑制近段时间不断上涨的小麦价格而推出的应对措施。但有关人士认为,此举对面粉市场作用有限。 现场:平均成交价0.75元/斤 11月25日,来自驻马店某面粉厂的采购员王先生连朋友的婚礼都没参加,就跑到郑州粮食批发市场参加50万吨小麦的竞拍会。 50万吨按最低收购价收购的今年产小麦将在此公开竞价销售。拍卖时间还没有到,门外已经等候了许多人。“不知道今天价钱会怎样?”大家悄声议论着。 按照规定,50万吨小麦通过中华粮网竞价销售。拍卖主会场每次只能进入一个厂家代表。小麦根据级别分不同的价格,购买者在电脑上看到价格合适的小麦就可以叫价。成交后,会立刻打出单子,购买者签字,随后再办理买卖手续。 下午4时30分,交易结束,共成交45万余吨,成交总金额6.8亿元。最高成交价1560元/吨(合0.78元/斤),最低成交价1360元/吨(合0.68元/斤),平均成交价1499元/吨(约合0.75元/斤)。未成交的多为品级较高、存储地点较为偏远的混合小麦。 郑州粮食批发市场业务经理韩晓辉说,这次交易会经国家批准、受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委托举办,旨在增加市场供给,满足企业用粮需要。 此次交易的是2006年河南产新小麦,来自河南、山东、河北、湖北、湖南、福建、安徽、广西8省(市、区)的218家企业近2000人参加了此次交易,90%以上为面粉加工企业,还有一些粮油贸易企业。 据悉,12月份还会陆续有小麦拍卖。 业内:对面粉市场作用有限 “今年是国家敞开收购粮食的第一年,农民手里的粮食都卖得差不多了,一些有余存小麦的个体户看到小麦涨价就不卖,持观望态度,现在市场上大量的小麦不好买了。”来自驻马店某面粉厂的采购负责人王先生说。 市场供不应求导致小麦涨价,原料的涨价又带来面粉涨价(11月21日本报曾报道)。和去年相比,这次小麦拍卖的价格每斤涨了1~2分钱。“这次大量小麦被销售到市场,应该会对面粉价格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王先生说。 郑州金苑面业有限公司(郑州金苑面粉厂)总经理曹长安说,25日他们也竞买了2000吨小麦,每吨1520元,合0.76元/斤,“但这只够1天的生产量。”曹长安说,郑州市场目前日加工生产小麦的能力是4000~5000吨。 按每人每天消耗1斤面粉、郑州600万人口算,这50万吨小麦投放到市场,只够郑州人消耗半年。“根本起不了太大作用,更何况这些小麦投放到郑州的可能只是一小部分。”一业内人士说。 “现在市场上根本就买不到小麦。这批小麦的拍卖,也许会对面粉市场有影响,但面粉价格暂时不会下降。”曹长安认为。 调查:一碗烩面贵了5毛钱 面粉涨价了,馒头、面条、烩面也跟着涨了。 郑州市北环路上的北苑滋补烩面馆刘老板说:“15天前,我们这儿一大碗面3.5元,小碗3元,现在面粉涨价了,每碗烩面都涨了5毛钱。先看看情况再说,如果面粉再涨价我们还会考虑涨价。” 旁边一家综合商店卖的湿面条,也由原来的1.2元/斤涨到了1.4元/斤,挂面由原来的1.3元/把涨到了1.5元/把。 经常买馒头的刘丹丹说,原来一元买6个馒头,现在数量不变,但是个头明显变小了,“馒头店说,因为面粉贵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