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灾猛如虎,青春生命不能承受之重
文/吴志勋
很多人都知道1993年深圳致丽玩具厂的大火,那场大火夺去了87个鲜活生命,让18岁的花季少女陈玉英永远地失去了左腿。事情已经过去了13年,当今年9月我见到陈玉英时,她依然拄着拐,满身伤痕。她说她全身已动过40多次手术,身上已经没有可供移置的好皮肤,皮肤依然会发脓,这种疼痛,是一种生不如死的煎熬。但是她说她很幸运,幸运自己能够活下来,想起那些死去的姐妹,她宁愿承受这种煎熬。现在,她自己开办了自强残疾人服务站,为外出民工、工伤工友、残疾人等社会弱势群体提供资讯和服务。
在近年来的火灾事故中,受害者大都是外来打工者,。这说明,我们打工者不光所处的社会地位是弱势的,而在这些灾难面前,无知和不懂得自救又让打工者成为首当其冲的受害者。
消防月,火灾惨剧频频发生
接连不断发生的重大火灾令人震惊,9月份以来,平均每两天发生一起重特大火灾事故,与去年同期相比,起数增加3起,死亡人数猛增44人,伤亡十分惨重。
公安部副部长刘金国在电视电话会议上说:“近期发生的亡人重特大火灾中,绝大多数的火灾亡人是农民工等流动务工人员,有的因违反消防法律法规引发火灾,又因为缺乏消防安全常识而成为火灾的受害者。对这一情况,各地要把消防宣传向农村乡镇延伸,向个体、私营企业延伸,切实提高农民工等流动人员的消防安全意识,普及安全用火用电、扑救初起火灾、火场逃生知识。同时,要把单位法人、业主、经理等行政负责人作为消防教育培训的重点对象。”
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些惨剧
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些惨剧呢?原因其实是很简单的,无非就是防范意识差,不会使用相关的灭火器材,不规范使用电器,私拉乱接电线;还有就是处所环境差,存在明显消防隐患,而消防设施又不齐全。
据了解,无论是公司企业的老板还是打工者,都普遍缺乏消防防范意识。首先,他们缺少这方面的培训,打工者进城务工,有的地方政府会对他们进行一些技能培训,到了厂里,也会进行简单的岗前培训,但是,很少有工厂会对员工进行消防培训,尤其是一些小型的工厂,老板只是一味地追求生产量和效益,却舍得不在安全方面投资,连起码的消防器材都不安装,就算安装了,也不教会工人们使用。至于消防演习,那更是奢望。而打工者的消防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就更加淡薄,总认为消防安全是厂里的事,与工人无关,他们只需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就行了,因此,对于工厂焊死窗户,车间与宿舍连在一起等事见怪不怪,甚至,为了方便,他们还私拉乱接电线,在宿舍里使用大功率的电饭锅和热得快等电器,或者在宿舍里偷偷地使用煤气炉或液化气灶。他们不重视用火、用电、用气安全,还是存在侥幸和麻痹心理。
丽江嘉和建材城C2幢19号铺面火灾的发生,也是因为使用液化气不当,该铺面经营者陈某某的妻子在做饭时,把油放下锅后到楼下去接电话,走前没有关掉液化气,火苗点燃了锅里的油,一转眼,惨剧就发生了。火灾发生后,陈某某的妻子当时没有报警,而是采取了自救措施,然而,她的努力不但没的扑灭火灾,火势反而越来越大,看到自己实在无法控制火灾后,她这才想到了报警,可是,这时半个小时已经过去了,最佳的救火时机也错过了。
工作环境差,消防设施不齐全,也是造成这些特大火灾的重要原因,很多火灾事故发生地,消防安全管理往往很混乱。
湖州市织里镇福音大厦的特大火灾的发生场所为连体五层商业店铺,有10间店面,平时用来生产、经营童装辅料。其中一、二、三楼为商场,四、五楼用于办公、住宿,起火时,因大厦内尚有大量服装辅料。生产车间、经营店面、存放辅料的库房与办公、住宿连在一起,并且住宿地还位于五层,在这样的环境下,无论是下面的生产车间还是堆放辅料的库房起火,都不利于住在楼上的人逃生。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存在很多火灾隐患,却往往被我们忽视,或者是视而不见。逃生通道被占用堵塞,这在很多工厂居民楼里司空见惯。消防设施和消防器材配备不足,火灾发生报警后,人们无法自救,不能有效的控制火势,等消防队到场处置时,小火已酿成大火,造成大灾。
生命可贵,我们真的希望,打工者能多一些消防防范意识,能学习一些消防方面的知识,为自己的财产和生命建立起第一道屏障。
链接:火灾逃生中五种错误行为
原路脱险
这是人们最常见的火灾逃生行为模式。因为大多数建筑物内部的平面布置、道路出口一般不为人们所熟悉,一旦发生火灾时,人们总是习惯沿着进来的出入口和楼道进行逃生,当发现此路被封死时,才被迫去寻找其他出入口。殊不知,此时已失去最佳逃生时间。因此,当我们进入一个新的大楼或宾馆时,一定要对周围的环境和出入口进行必要的了解与熟悉。多想万一,以备不测。
向光朝亮
这是在紧急危险情况下,由于人的本能、生理、心理所决定,人们总是向着有光、明亮的方向逃生。光和亮就意味着生存的希望,它能为逃生者指明方向道路、避免瞎摸乱撞而更易逃生。而这时的火场中,90%的可能是电源已被切断或已造成短路、跳闸等,光和亮之地正是火魔肆无忌惮地逞威之处。
盲目追随
当人的生命突然面临危险状态时,极易因惊惶失措而失去正常的判断思维能力,当听到或看到有什么人在前面跑动时,第一反应就是盲目紧紧地追随其后。常见的盲目追随行为模式有跳窗、跳楼,逃(躲)进厕所、浴室、门角等。只要前面有人带头,追随者也会毫不犹豫地跟随其后。克服盲目追随的方法是平时要多了解与掌握一定的消防自救与逃生知识,避免事到临头没有主见而随波逐流。
自高向下
俗话说:人往高处走,火焰向上飘。当高楼大厦发生火灾,特别是高层建筑一旦失火,人们总是习惯性地认为:火是从下面往上着的,越高越危险,越下越安全,只有尽快逃到一层,跑出室外,才有生的希望。殊不知,这时的下层可能是一片火海,盲目地朝楼下逃生,岂不是自投火海吗?随着消防装备现代化的不断提高,在发生火灾时,有条件的可登上房顶或在房间内采取有效的防烟、防火措施后等待救援也不失为明智之举。
冒险跳楼
人们在开始发现火灾时,会立即作出第一反应。这时的反应大多还是比较理智的分析与判断。但是,当选择的路线逃生失败发现判断失误而逃生之路又被大火封死,火势愈来愈大,烟雾愈来愈浓时,人们就很容易失去理智。此时的人们也不要跳楼、跳窗等,而应另谋生路,万万不可盲目采取冒险行为,以避免未入火海而摔下地狱。
来源:《蓝铃》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