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10月份人均月总收入全国第一
2006-11-24


人均收入全国第一 北京人生活品质难夺冠 

转自:新华网  2006年11月23日 15:45:56  来源:北京晚报 

 
    国家统计局昨天公布的北京市10月份人均月总收入全国第一的消息令各媒体争相报道。对于这条令人欣喜的消息,有关专家却提出不同意见,今天上午,北京市统计局城调队专家告诉记者,对此要冷静看待,人均月总收入第一具有偶然性,按照累计收入情况看,北京市与上海、广州仍有差距。最能体现居民收入情况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方面北京和上海也有差距。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10月全国各地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月总收入为1058.89元,其中北京达1878.32元,居全国第一位,而上海人均月总收入比北京少9.56元,居全国第二。市统计局有关专家介绍,居民月总收入的情况一般要看累计数字,单月的收入情况具有偶然性,此次人均月总收入北京比上海多将近10元,这其中和居民收入的构成有关系,因为以前的统计都是工薪收入,各地差别不大。现在,居民当月提取住房公积金、经营分红等这样的转移性收入也对总收入有一定影响,从当月看可能波动较大。此外,收入统计局样本是城镇2000户居民,和全市的样本量相比还是太小。

    “看月总收入要看累计数字,1至10月累计人均月总收入北京仍不如上海。”专家还向记者透露,明年国家统计局将改变按月份发布各地收入的情况,可能改成按照季度发布。“最能代表居民收入情况的是人均可支配收入,从这一点上看,北京和上海还是有差距的。”据专家介绍,只有在扣除住房公积金、税收等剩余的可支配收入才具有实际意义,月总收入只具有理论上的意义。专家还告诉记者,5年前,广州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曾一度领先,近年,上海总是第一,北京一直在第三的位置上摇摆。当月收入的统计省市中并未列入深圳,而深圳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要超过上海。

    此外,有学者也对“人均第一”提出质疑。北京人均收入是高了,可支配收入却还有待提高。目前北京购房压力非常大,可支配收入仍远远不能满足购房消费。加之贫富差距、城乡收入差距以及大城市医疗、养老、教育支出方面的压力,整体百姓的实际的生活品质实在称不上“第一”。(记者傅洋)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