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两座地铁站神秘封闭35年
2006-11-24


北京两座地铁站神秘封闭35年:不运营只开通勤车

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6年11月24日 05:30  来源:北京晨报

地铁福寿岭站站台狭窄,光线昏暗,安静异常。吴宁摄

福寿岭站藏身荒芜树丛中。吴宁摄

  北京晨报讯 位于1号线最西端 为非运营车站 通勤车每日开两趟

  起点为苹果园,终点为四惠东,这是一张完整的地铁1号线运行图。细心的乘客会发现,苹果园站的标号为103,古城站为104,往东标号逐渐变大,那么,101和102站在哪儿呢?

  实际上,苹果园站再往西还有两个鲜为人知的地铁车站,即102福寿岭站和101高井站。因为当年修地铁时这两个地段的标号分别为52和53,所以,福寿岭站和高井站又俗称52号站和53号站。

  两站作为非运营车站,一晃就是35年。现在每天早晚仍有两趟车前往52号站和53号站。这两趟车为地铁内部的通勤车,乘客主要是地铁技校的学生和部分地铁内部职工。23日,记者对这两个神秘的地铁车站进行了探访。

  揭秘·乘客:技校学生早晚坐

  时间:8:03从苹果园开往52、53号站

  乘客:除学生外,还有地铁职工、家属

  昨日7时40分,记者坐一线地铁赶到苹果园站。这时,只见站台上站满了背着书包、身穿校服的学生。有的学生手臂上还戴有“维护秩序”的红色袖标。

  一名戴袖标的姓李的学生告诉记者,他是福寿岭站地铁技工学校二年级的学生,每天早晨都会这里等8时03分开来的通勤车上课,因为学校就在地铁的边上,距离20米左右。

  “本次列车为通勤车。”8时03分,开往52号站和53号站的列车准时到达苹果园站,站台上的学生涌入车内,不一会儿车厢内就座无虚席,过道里也站满了学生。3分钟后,列车到达52号站——福寿岭站,车内的学生全部下车,几节车厢内顿时空无一人。透过车窗,记者看到福寿岭站的站台非常狭窄,光线昏暗,墙壁斑驳,没有指示牌,没有地图,也没有漂亮的灯箱广告。

  列车继续前行,记者顺着车厢往前车,结果在第一节车厢内看到5名前往53号站——高井站的乘客。一位乘客告诉记者,他们是地铁内部职工家属。

  揭秘·高井站:通道可以开汽车

  俗称:53号站

  站址:高井一大院内

  8时10分,列车到达高井站,记者跟随车内仅有的另外5名乘客一起下车。窄窄的空荡荡的站台异常安静,地面上满是灰尘,简陋得不能再简陋,圆拱形的顶还有两边的墙壁简单地刷了一层白灰。白炽灯泡寒冷的光线从上面射下来,有的荧光灯棒已经破碎也没有更换,不多的灯和凹凸不平的墙壁。才停留了十来分钟,记者感觉有点憋闷,空气明显比地上潮湿,细看几扇木门上面全是灰色的霉点。

  平缓的水泥坡道一直延伸到地铁的地面出口,长有700余米。这个站内的空间明显比其他站高很多,空旷得好像汽车也可以开进来。

  “这个通道可对开吉普车和130卡车。” 一位曾经在值班室上班的地铁员工告诉记者。

  记者走出53号站时,只见进出口同为一个两米多高的三面墙的拱形洞,并附有大铁门。车站位于一个大院内,这时陆续有居住在大院的地铁内部职工和家属匆匆通过该扇铁门,走进地铁站。“53号站建在大院里,戒备森严,如果不坐地铁,是很难进去的。”一位乘客行色匆匆地说。

  揭秘·福寿岭站:车站藏身荒野中

  俗称:52号站

  站址:福寿岭,距地铁技校20米

  8时40分,记者因半分钟之差,与返程的列车失之交臂。记者从大院内坐了一辆967路公交车,在模式口下车,请当地的一位司机带路找到了位于福寿岭的地铁技校。在地铁技校右侧20米处,记者终于找到了一个显得破旧的地铁站。车站周边是一小片荒芜的树丛,车站入口处的牌子上醒目地写着“本站为非运营区,非工作人员禁止入内”的字样。

  记者顺着台阶进入车站,站内空无一人,安静得只能听到自己的脚步声。这时,从警卫值班室里出来一位工作人员。“此处是非运营车站,外面的人禁止入内。”该工作人员表示。当得知记者的身份后,他将记者请进值班室。值班室里有个电视机,因为没有有线信号,所以看不了。该工作人员称,他姓陈,今年50岁,是苹果园地铁站派出所负责52号站安全的民警。这里共有4名民警,值一个班是24小时,然后会有人来接替。

  “五年来没有出过什么事,也很少有陌生人来这里。”陈警官说,每天早晚有技校的学生和部分地铁的职工和家属乘坐地铁往返,除此之外没其他的人进入,有时候会有一些地铁的工人下到站里检查铁轨。

  民警·烦恼:有人违章蹭车 有人夏天纳凉

  “虽然这两站地铁为非运营区,但仍有部分内部乘客和一些非内部职工蹭车。”在福寿岭站值守的民警老陈说,看到学生们可以进入地铁站乘坐,周边的部分村民也跟着学生们一起乘坐。“按地铁的内部规定,这个车站是非运营车站,按规定是不允许外人乘坐的,但这些村民可不干了,有的还以停水、停电来威胁,或搞个小破坏什么的。”陈警官对此很无奈。

  老陈说,特别是夏天的时候,因为地铁站下面特别凉快,有一些外来务工者都会闯进地铁站,每当这个时候,他都会苦口婆心地劝说。

  链接·面孔:从试运营到现在一守就是35年

  53号站空荡的站台附近,有一间亮着灯的小屋,屋里的铁门是关着的,记者贴着铁门聆听,里面没有动静。正当记者准备离开时,小屋里突然传来一声咳嗽声。“屋里有人!”一位身穿深蓝色制服的老工人打开了铁门。这位老工人告诉记者,他姓王,自1971年1月15日北京地铁1号线试运营开始,就被挑选到53号站工作。35年里,同伴走了一拨又一拨,他始终没有提出过离开,也就一直留在这里。因为他家就在车站上面的大院里,所以几十年下来也没觉得闷得慌。

  记者在老王的小屋里看到,外屋是一个电气化的操作台,上面有许多按钮,里屋是老王的卧室,里面的陈设非常简单,就放了一张床,床上的被子叠得非常整齐。

  老王说,他现在每天的工作就是值守,虽然这个车站一直没有对外开放,但每天早晚有两趟通勤车开到站里,列车在前方掉头30分钟后再返回,给住在大院里的地铁内部职工和家属提供了方便。

  老王说,苹果园地铁站之所以标号为103,是因为往西还有两站,分别为福寿岭站(标号为102)和高井站(标号为101),大家之所以又称52、53,用的是当时修地铁时地段的标号。(据北京晨报; 郝涛)

责编:李二庆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