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妇女:守住家庭 丢了爱情[图]
2006-11-24


苏北“留守妇女”:守住家庭 丢了爱情
 
●邢志刚 李先昭 来源:人民网-《市场报》

  据有关部门统计,2005年江苏省劳务输出总量达到780万人,占全省农村劳动力总量的近30%。而在徐州,去年劳务输出累计达105万人,劳务收入近100亿元,劳务收入对农民人均纯收入的贡献额达到21.3%。

  在这些数字的背后,有一群特殊的女性。她们拥有完整的家庭,却常年过着“牛郎织女”般的生活;她们收起女性的矜持娇贵,忍受风吹日晒干着本该是男人干的重活。她们柔嫩的肩头撑起的,却是一个支离破碎的家园……

  劳动负担重 身体不好

  今年48岁的王梅是江苏省连云港灌云县南岗乡南于村的一名普通农民。丈夫长年在外打工,她在家里带着两个孩子,一个刚刚从技校毕业,一个正读着高中。身高1.5米、身体瘦弱的王梅还要耕种20亩农田。

  王梅干起活来从不愿比别人家落后。今年秋收季节,她每天起早贪黑到田里收割稻子,中午累得实在不行就在稻田里简单休息半小时,然后又继续干活。由于身体经常有病,加上长期的劳累,她看上去好像已经60多岁了。

  丈夫一年只回家一两次。王梅还要照顾多病的公公婆婆。

  虽然累和苦,但王梅说她也有梦想,那就是希望正在读高中的儿子能考上大学。在记者调查的诸多个案中,留守妇女反映劳动负担重、身体不太好的占75%左右。

  婚姻危机频发

  40岁的祁玉玲(化名)15年前嫁给了江苏省邳州市港上镇农民曹文(化名),丈夫虽然文化程度低,但头脑活络,在上海赚了不少钱。丈夫有了钱又有了车,祁玉玲却并不轻松。

  原来,置身于花花世界中的曹文,对大都市中的女孩心动不已。在一次业务中,他认识了一个在上海打工的29岁的安徽女孩,便想方设法要与祁玉玲离婚。祁玉玲很气愤,更令她难以承受的是,不久前的一个晚上,她竟然接到了那个安徽女孩打来的电话。电话中,安徽女孩气势汹汹地骂她赖皮,骂她为何还赖着不离婚。

  在江苏丰县妇联回收的一份调查问卷上,记者看到,在“你最担心丈夫什么”的问题下面,不少参加调查的“留守妇女”在“有外遇”的答案上打了“√”。采访中记者还发现,有许多“留守妇女”想把承包的土地再转包给别人种,自己跟随丈夫一起出去打工。“两人在一起,就不用再整天为他提心吊胆的了。”

  成为强奸案的主要侵犯对象

  由于“留守妇女”处于弱势地位,她们的合法权益相对难以得到有效的保障,于是成为农村强奸案的主要侵犯对象。调查显示,农村性侵害案件中有70%的受害者是“留守妇女”。

  2006年3月22日凌晨1时许,犯罪嫌疑人武建波(化名)趁本村妇女史怀玲(化名)丈夫外出打工之际,来到史怀玲家中,将房屋门撬开后,采取殴打、恐吓等手段,将史怀玲按倒在床上强行奸污。

  据警方分析,近年来涉及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留守妻女的案件时有发生,在这类案件中,犯罪嫌疑人均是同村村民甚至近邻,因了解受害人家庭内幕,而敢于铤而走险。涉及“留守妇女”的强奸案件接二连三地发生,凸显农村“留守妇女”的安全保障问题已刻不容缓。

  采访中,几乎每一个“留守妇女”都说男人不在家,自己睡觉都不踏实。据一位“留守妇女”说,原来丈夫没出去打工时,在大热天里,吃完晚饭洗了澡后,就会把家里的竹床抬出来,吹吹晚风,纳纳凉。但自丈夫出去打工后,自己一个人带小孩看家,即使天再热也不敢在外面乘凉。夜晚屋外有什么犬吠及脚步声,也会吓得她瑟瑟发抖。

  生存现状不容乐观

  为了更深层地触摸到这个特殊群体的生存状态,2006年8月,江苏省徐州市妇联向各县(市)区的妇联下发了问卷,要求通过调查问卷、召开座谈会和家庭走访等形式,对农村“留守妇女”的生存、生活状况进行调查研究。

  调查发现:31至45岁是“留守妇女”较为集中的年龄段,她们的文化程度普遍偏低。“留守妇女”的丈夫外出打工时间最长的已经有20年之久,最短的只有一两个月,其中,85%的人打工时间在1至5年。从回家次数来看,86%的务工者每年回家一两次。在对“家务活、农活由谁来干”这一问题的回答中,100%的人选择了“自己”。

  徐州市妇联权益部部长许月新分析说:从各县市调查和走访的结果来看,目前农村“留守妇女”普遍存在着如下的问题:一个人包揽家务和农活,劳动强度较大。男人外出打工,农村只留下“三八、六一、九九部队”(分别由三八妇女节、六一儿童节和九九重阳节引申而来),家中所有粗活、重活几乎都压在了“留守妇女”肩上,尤其是农忙季节,更是身心疲惫;娱乐生活单调,精神生活贫乏;夫妻长期两地分居,婚姻危机频发;疲于养家奔波,子女教育乏力;部分地区治安较差,缺乏安全感。(摘自《现代快报》)

  《市场报》 ( 2006-11-24 第09版 )
 

 

(责任编辑:刘壮)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