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电影《一轮明月》总制片人周珊薇、出品人
采访 整理/艾 若 摄影/丁越 严彬 剧照供图/北京一轮明月文化艺术交流中心
艾 若:公益中国网以构建“公益心”为己任,围绕公益三大元素“人、自然、社会”之间的关系,力图打造最广阔的公益平台,宣传最广泛的公益思想,呼吁社会和平与和谐,让“公益”能够更加深入人心。周老师、孙老师策划并摄制了故事片《一轮明月》,使一代大德高僧弘一大师的崇高思想、伟大人格和爱国爱民精神进一步得以发扬光大,公益中国网也愿意加入这一公益行动中来,同两位老师一起将这份公益心、慈善情传递给广大网民。
我觉得两位老师欲将电影《一轮明月》全国公益放映的想法非常好,我想先请两位简单做一下自我介绍,另外,我还想了解两位拍摄电影《一轮明月》的初衷。
周珊薇:我原来是中国文联驻厦办主任。当时,我们拍了一部大型电视纪录片《中国闽南》,其中有几集是介绍佛教文化的。在拍泉州大开元寺时,我被弘一大师的遗物——大师自己做的一双百纳鞋所感动。弘一大师本是富家子弟,完全可以享受富贵荣华,可为什么大师最后却留下了“悲欣交集”四个字?我就这个问题请教了一下道元方丈,道元方丈就给我介绍了弘一大师的生平,我为之而感动。2000年,我
弘一大师遗墨:悲欣交集
我首先是被弘一大师所感动,我认为只感动自己一个人还不足。弘一大师闭关修律,数年写成《四分律比丘戒相表记》,生前还留下了大量的优秀文学艺术作品,他是第一个把西洋人体素描引入中国……弘一大师一生兢兢业业,他对于我们当代人有非常现实的教育意义。现代社会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有很多独生子女成为家庭的累赘,他们对自己应该为社会做些什么,还都不太明白。弘一大师的事迹能够告诉我们,我们在这个世界上应该做些什么,应该怎么去做,他的人生是值得我们借鉴的。弘一大师一生认真、负责,他身上始终有两个字:责任。我们认为《一轮明月》这样一部电影应该多让人们来观赏,来了解弘一大师,来认识他,认知他,并从中感悟“责任”的意义。
艾 若:
孙增华:我现在退休了,曾在宁夏电视台工作,我做过主持人、播音员,后来又负责总编室的工作。
2000年时,我偶然得到一本书,就是赵朴(初)老题辞的一本电影散文《一轮明月》,是由河北承德市文联副主席武华写的。我以前对弘一大师一点也不了解,这本电影散文让我了解了弘一大师。我如饥似渴地看完了《一轮明月》,一下子震憾了我的心灵,我对弘一大师产生了敬仰之情。在那一刻,我就产生了想要把《一轮明月》拍成电影的一个念头,从此,就为这一愿望付诸行动。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与中国文联驻厦门办事处主
我们两位也不是电影人,从来没有接触过电影,但我们有使命感。
艾 若:两位老师想把弘一大师介绍给现在的年轻人,既出于对弘一大师的无限崇敬,也是一份难得的普及中国传统文化的公益心。电影《一轮明月》属于于文艺片,而当前文艺片市场处境尴尬。两位老师在市场不景气、资金不足的情况下开始拍摄,其中肯定有很多艰难,并有感人的故事,能否谈谈。
孙增华:我们以前也不是电影人,并不知道拍摄一部电影需要多少资金。在运作电影《一轮明月》的过程中,我们也得到了许多的助缘。首先我们就请来陈家林导演,我们非常信任他,陈家林导演也非常高兴能够执导这部电影。当时,我们说没有资金,陈导说,我等你们。如果资金运作好了,我可以把拍其他电视剧的档期推开。导演请好了,我们心里就有底了。我们就又找编剧,还是请
周珊薇:认识
后来,我们就换了个思路,是不是找弘一大师曾驻锡过的城市,看看能否得到当地政府的支持,我们不厌其烦地把报告递上去,也得到了热情的接待,虽然这个过程很艰辛,但最后资金都没有着落。
剧本完成了,这就意味着电影可以开拍了。我们预约了导演、演员,然而资金必须到位才能与演员签约。我就让好友带了10套资料送到海外。电影散文《一轮明月》也获得过一等奖,我们就购买了300册《一轮明月》的书到处送,让人们去感受弘一大师,希望有人能与我们合作。从2000年到2003年,1000多天里面有多辛苦,我们还是没有筹到钱,虽然我们认为这个选题是正确的。我的好友在海外运作了几个月,也没有筹到任何资金。
我们俩常常从北京、厦门各自出发,同时飞到一个地方。我们找过很多企业谈投资,都没有结果。我们花尽了身边的积蓄,我们的执着也为好友所感动。后来,我对
最后我们决定濮存昕主演,濮存昕是我国公益事业形象大使,他这样的人物来表演历史人物,又有陈家林导演执导,虽然我们俩是行外人,但有名导、名演员参与,这部影片应该会不错的。签完约后,钱还不够,怎么办?弘一大师最后圆寂在泉州,我们在广电总局领导的关怀下,和广电总局领导一起去说服泉州广电中心,并得到了支持,所以现在的合作单位有两家。
艾 若:
周珊薇:拍完后,马上做后期,2004年11月份,我们就得到了公映许可。审片时,评委看完影片后,全体鼓掌,一致通过,所以,这部电影在审片后没有剪一个镜头,而没有一部电影审片后不做修改的。这都源自弘一大师伟大的人格魅力。濮存昕说他每天表演就是在与弘一大师对话,我们所有演职员是在为弘一大师做历史,做表述。
艾 若:首映后,《一轮明月》还在哪里公映过?
周珊薇:首映式后,我们在泉州还做了几十场公映。其实,从那个时候,我们就开始做公益放映了。接下来是在浙江横店,其实在第13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上的放映也是公益放映。我们一直有一个心愿,就是想让全中国13亿人口中至少三分之二的人能够认知到在中国的历史长河里还有弘一大师这么一位优秀人物,我们还想让西部的孩子们能够看到这部电影。很多人都知道唱“长城外,古道边……”,可是很多人并不知道词作者是谁?是李叔同。这首歌烩炙人口,歌词里蕴含中国传统文化,并且深藏着一颗大爱之心。
我们认为,像这样的人物应该列入中国九年义务教育教材,我们应该呼吁中国人不要忘记中国的传统文化。弘一大师晚年时说,一事无成身渐老,一钱不值何消说,所以他自称“二一老人”,何等谦虚谨慎。我们应该学弘一大师的这种精神。
昨天看到一个新闻,广电总局准备整顿行风,我非常高兴。为什么一些娱乐节目档次越来越低了,我希望这些节目多谈论一些中国传统文化,我们为什么不去多做些有意义的节目?我们从来没有考虑过制作这部影片会对我们的家庭有什么危害?当然,从经济方面肯定是有危害的,但只要这部影片做好了,对社会、对大家有益,我们就值得去做。
艾 若:《一轮明月》作为第13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天津分会场首映式电影,是否受到大学生的好评?
周珊薇:大学生们看后非常感动,他们看一遍不够,希望《一轮明月》明年能够再次走进校园。人们不是不喜欢看文艺片,而是我们应该如何去正确引导市场的问题。大片的管理方式比较完整,有监票,有宣传,我们现在却没有任何经费做宣传了,我们很惋惜,所以我们希望网络、希望媒体多宣传,我们希望依托公益中国网这么好的传播载体,让更多的人们来关注《一轮明月》。
我们只做了10个拷贝,已经送出去7个了。我们希望广大的慈善家、有慈悲之心的企业家资助我们多做拷贝,我们希望能免费播给农民工看,播给学生们看,这样才能做到家喻户晓。因为这部影片是有教育意义的,其实,我们也不想去说教。我们把弘一大师称作人天楷模,这是我们俩人的心得。这样的人物并不过时,弘一大师太优秀,他到日本去留学,当时淮河正发生洪灾,弘一大师就在日本赈灾义演话剧《茶花女》,将赈灾款全部捐给灾区。
运作电影《一轮明月》过程中,我与
我希望弘一大师的故事应该进入九年义务教育的课本中去,用这样优秀的人物、作品去感动几代人是值得的。
《一轮明月》不仅仅是文艺片,也是公益片、慈善片、大爱片。我们也希望大家多提意见,我们很想花更大精力往前推,但我们已经没有经济能力了。
艾 若:关于公益放映,我们应该怎么样去做?如何去具体地实现?
周珊薇:我们曾陌生拜访了中华慈善总会范宝俊会长。范会长问我,你有什么想法?我说,全国各地有很多慈善家,各地方慈善会也没有太好的公益慈善专题片,我觉得《一轮明月》这部电影就是一部很好的专题片,它可以先感动、感化人,然后,人们才能有所行动,这部电影应该走进千家万户。这部电影具有双重功用,其一可以感化人的心灵,其二可以产生经济效益,一些企业广告可以搭载这部公益片,可以做片头广告。中华慈善总会也给我们出具了一个文件,呼吁企业界支持我们在今年年底准备启动的“明月之行,携手慈善”活动,中华慈善总会将对所有参加资助慈善公益活动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和感谢。企业投入的公益广告费可抵部分税收,这样就是双赢,这企业既做了公益,又做了广告。
我们不追求经济价值,但我们希望有社会价值。我们可以在全国各地举办小型的电影《一轮明月》的首映式。由企业参与,搭载广告,实现全国公益播放。
我们还有一个目标,就是想在我们首都北京,在人民大会堂做一个公益首映活动,我们希望能和公益中国网一起来运做,北京的公益首映会对全国有一个带动作用,我们还会将企业部分捐款用到儿童康复事业上。北京公益首映活动原定在今年11月份,但是企业赞助经费还没有落实,有可能会推迟到12月份。
艾 若:《一轮明月》在北京做公益首映,大概需多少经费?
周珊薇:在北京做公益首映,需要有一定的经费,其中包括场租费,我们准备赠送所有参与者一套纪念弘一大师的精美邮票。这笔邮票礼品的费用也是由中国邮政垫资了。
这部电影还被作为唯一国产优秀电影参加开罗了电影节。我去了开罗,我被那个场面所感动。《一轮明月》播放完后,有很多外国专家、学者提问,这是你们中国人吗?我说是啊。这是真人的故事吗?我说是啊。你说这样的影片值不值得宏扬?我们为中国的文化先驱弘一大师感到骄傲。去年国庆节,电影《一轮明月》又被文化部优选,做了10个语种的拷贝,送给世界各国的大使馆,播放给各国友好参赞看。我们热诚地希望全社会的慈善家、企业家一起来互动。
孙增华:弘一大师本身就是一个大慈大悲的人物,他既是爱国主义者又是大慈善家,所以这部电影特别适合做慈善公益放映。
这部影片的成功也得益于国家广电总局领导的关注、肯定、支持与帮助,《一轮明月》被定位为爱国主义电影,也说明了国家广电总局领导的高瞻远瞩。
周珊薇:弘一大师一生贯穿着两个字:责任。我认为,只要是中国人,就应该具备两个字:责任,如果都能尽自己的责任,那么这个世界就会变得美好。我和陈家林导演多次交流,说身边好多朋友一谈起儿女就泪流,他们很多人都被子女所拖累。我说这是大环境不好,所以大环境很重要。弘一大师母亲去世,他为母治丧,弹钢琴唱挽歌,真情动人。我认为作为晚辈,首先应该懂得孝顺老人。现在很少有人在公车上给老人让座,中国慢慢老龄化了,但年轻人关心老人的场面少见了,我也希望这部电影能教育人们为老人多做点善事。
孙增华:现在的年轻人一昧沉浸在外国大片中,我们忧心忡忡、非常焦虑。电影是可以教育人的,电影承担着教化心灵的责任,我们相信公益中国能够做好,宣传好。
艾 若:弘一大师的弟子丰子恺曾说过,人的生活,可以分作三层:一是物质生活,二是精神生活,三是灵魂生活。物质生活就是衣食,精神生活就是学术文艺,灵魂生活就是宗教,人生就是这样一个三层楼。懒得(或无力)走楼梯的,就住在第一层,即把物质生活弄得很好,锦衣玉食,尊荣富贵,孝子贤孙,这样就满足了。其次,高兴(或有力)走楼梯的,就爬上二层楼去玩玩,或者久居在里头,这就是专心学术文艺的人。还有一种人,“人生欲”很强,脚力很大,对二层楼还不满足,就再走楼梯,爬上三层楼去,这就是宗教徒了。他们做人很认真,满足了“物质欲”还不够,满足了“精神欲”还不够,必须探求人生的究竟;他们以为财产子孙都是身外之物,学术文艺都是暂时的美景,连自己的身体都是虚幻的存在;他们不肯做本能的奴隶,必须追究灵魂的来源,宇宙的根本,这才能满足他们的“人生欲”。
在《一轮明月》中饰演弘一大师并获得第十一届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男演员奖的濮存昕也曾自谦地认为,他现在是处于第二层楼,也可以算是在第一层楼和第二层楼之间上下跳动,因为拍片,他才得以用一个艺术的角度向“第三层楼”张望了一眼。
一个公益的社会、慈善的社会、和谐的社会需要很多人一起努力,需要公益中国这样的公益网站去多做爱心宣传,更需要两位老师这样执着的电影人多拍些有意义的大爱之片,来感染我们的年轻人。非常感谢你们,我觉得你们拍摄《一轮明月》是个善举、公益之举,感谢你们,祝福你们。
孙增华:我们俩受弘一大师的影响,不图名利来拍摄这部电影。我们以前从不接受采访。今天也是我们五年来是第一次面对媒体。我们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公益中国网,因为《一轮明月》是部公益片,又要做公益放映,所以由公益中国网来宣传,非常合适。
艾 若:两位老师的公益行动深深感动了我,我想也会感动公益中国网的全体工作人员,以及公益中国的广大网友。并且,我相信广大慈善企业也会鼎力支持的。
周珊薇:这是我们应该做的,也是我们值得做的。
左起:严彬 孙增华 周珊薇 艾若
相关专题链接:
弘一大师书法《佛说阿弥陀经》
《弘一大师手书格言》序
弘一大师在俗世的最后一年
弘一大师著述:人生之最后
资料:电影《一轮明月》基本情况介绍